青島市重污染天氣專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於2019年12月7日20時30分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於2019年12月8日6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我市遭遇了今冬採暖季的首次重污染天氣。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如何養生保健、強身健體成為了許多人重視的焦點。但是,不得不說,這其中存在不少抗霾的錯誤認知,今天我們一一說道說道。
誤區一:霧霾天加強室外鍛鍊
霧霾天在戶外運動,後果很嚴重,你知道嗎?霧霾天跑步對人體危害非常大。由於跑步是有氧運動,在霧霾天氣跑步吸入的污染空氣,會引發炎症並會對臟器造成各種壓力,後者直接導致肺炎、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率提高。鍛鍊意味著肺活量增加,也就意味著著通過鼻腔過濾層的粒子也就更多。
誤區二:綠植是「抗霾神器」
你是不是對綠植有什麼誤會?防霧霾、防輻射、吸甲醛,這兩年綠植被綠植商誇得神乎其神。的確,綠植具有凈化空氣作用,但也不能得出綠植多的地方霧霾污染程度就會少很多的結論。因為霧霾主要是顆粒狀的污染物,綠植根本就無法凈化和過濾它。
誤區三:霧霾開窗通風
霧霾來了還要開窗通風,只怕是室內室外傻傻分不清楚。有實驗表明,在霧霾天,室外的濃度基本上是室內濃度的2倍左右,門窗等確實可以降低部分的PM2.5值。但是,研究中還發現,一旦有開窗或開門通風的情況出現,室內的PM2.5數值會開始迅速飆升,基本和室外沒有區別。
防霾「姿勢」要擺對
「霧霾」,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揮之不去的一道「風景」了,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它就在我們身邊。但是,霧霾並不可怕,正確的「姿勢」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抗霾。
穿戴姿勢
戴帽子,在霧霾天氣里,頭髮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不容小噓,所以在出門前,戴上一頂帽子很重要。
戴口罩,口罩可以適度改善我們吸進來的空氣,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可過濾pm2.5的專業口罩。但戴口罩也要注意正確的佩戴方法——在鼻樑處扣緊、使口罩邊緣與臉型匹配,這樣口罩才能緊緊貼合臉蛋,保證防護效果。
穿長衣,長衣相對於短衣而言,可大大降低污染空氣與身體的接觸面積,也就多了一些保護。
起居姿勢
外出歸來要洗手洗臉,在霧霾天氣里,就算全副武裝,也或多或少會有有害物質接觸到你的皮膚,所以進屋還是先洗手洗臉吧。
使用空氣凈化器時,要特別注意房間應儘量密閉,凈化器周邊不要遮擋,以免影響進出風。先開啟最高檔位快速凈化空氣,然後使用靜音檔維持凈化效果。適時開窗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JExCG8BMH2_cNUgVf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