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華安美食與源源不斷的北溪文化

2020-07-22     大羅言酒

原標題:福建華安美食與源源不斷的北溪文化

每天的更新,說實話,已經讓我的素材庫十分吃緊,不過,作為美食與歷史的愛好者,是不會放棄自己所想到或看到的美好事物的。今天讓我們來到福建省南部的華安縣。

華安縣境原屬漳州府龍溪縣管轄。稱龍溪二十五都地。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龍溪縣丞移駐華豐,設縣丞衙門。民國初,稱龍溪縣華豐分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由龍溪縣分割出來併入安溪,又劃出漳州部分區域歸屬新縣,取華豐、安溪兩縣首字,定名華安縣。

華安縣地處閩東山地南段,九龍江縱貫中部。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有稻、甘薯、甘蔗、花生、黃麻、煙草及柚、柑橘、香蕉、橄欖等,並有著一些頗具當地風情的美食。

醬油土雞

精選自家養育土雞,外表皮抹上自製醬料,經過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酥脆的外表皮,鮮嫩的雞肉,絲毫不會油膩,值得品嘗一番。

豬蹄面

本地特製的鹼面和自家種植的空心菜,用熱水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再蓋上經過沙茶長時間熬制豬蹄與滷料,豬蹄柔軟Q彈帶著沙茶的清香,口感微辣咸香。

傳統手工水面

湯底是精心熬制的大骨湯,用大鼎烹飪。配料有豬血、香菇、肉片等。手工擀成的麵條Q彈有嚼勁,入口爽滑,大骨湯與各個配料結合成的湯底清甜味美,滋補又營養,著實美味。

清波管煎

糯米中加入三層肉、香菇、蝦米一同炒制,炒熟後再用豆皮包裹,即可食用。糯米與這些配料搭配味道自是美妙,糯米的香氣在口中縈繞。也可將糯米卷下鍋油炸,煎過的糯米卷食用起來會更香。

孜然肺片

選用當地自養豬的肺片,先在沸水中燙過,再下油鍋炸,最後撒上孜然。炸過的肺片入口脆爽,口感細嫩,加上孜然獨特的香味,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

嫩薑炒土雞

自家養的土雞,先用鍋燜熟之後再下鍋炒干,用嫩薑祛除土雞的腥味。出鍋的土雞,雞肉緊實,入口嫩而不柴,混合姜的美味讓人大快朵頤。自養土雞又非常有營養,絕對值得嘗試。

五味鴨

這是一道相當滋補又口味醇香的湯品,加入五味藥材入鴨湯,不僅能除掉人體內的諸多濕氣,還能溫和地滋陰補氣,增加抵抗力。

特色石鍋雞

精選當地自養土雞,製作時先將薑片、蒜頭、香菜根墊在石鍋鍋底,再將用秘制醬料塗抹全身過的土雞放入石鍋中,燜煮15分鐘。石鍋雞保留了土雞最原始的味道,鮮美多汁,咸香入味,滋補又美味。

醬色魚泡

新鮮的魚肚非常有營養,高蛋白、低脂肪,用醬油水烹制,肉質厚實、膠質豐富,不僅去腥提味,還非常健康,是一道美味又簡單的小菜。

燒汁魚

燒汁魚經過油炸過後的魚肉與秘制醬汁在砂鍋中細火慢煮,醬汁慢慢滲入魚肉當中,鹹度適中,味道鮮美。

華安,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奔流不息的九龍江北溪水,源源不斷地流淌著深厚的北溪文化。

另外,由福建(華安)土樓、華安鐵觀音和華安玉等「華安三寶」衍生的土樓文化、茶葉文化、華安玉文化,更成為閩南華安最光彩奪目的明珠,今天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只簡單說說這華安玉。

華安玉,又稱九龍璧,古稱茶烘石、五彩石、石寶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八閩名石、漳州市市石。華安玉石質密堅硬、石膚亮麗、典雅高潔,且色彩斑斕奇特,花紋多變秀麗,形象變化萬千。其岩石種類和岩石結構多種多樣,主要以燧石條帶灰岩和變質岩為主,顏色多變,以褐色、青綠、黑灰、青色和雜色條帶者為常見。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HkCeXMBiuFnsJQVKS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