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有故事步行街,300年前只滿蒙八旗出入,百姓禁止進入

2020-04-28     大俠V5

說到去成都旅遊,就不得不說成都的寬窄巷子。寬窄巷子就是成都的代名詞,特別有趣的是,如果你經常去國外旅遊,你會發現國外有很多的火鍋店都取名寬窄巷子火鍋店,由此也可見寬窄巷子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很多人眼中,寬窄巷子是成都小資慢生活的集散地,同時也是一個嚴重商業化的景點,更有誇張的是,很多外地遊客都視它為非常坑爹的景點。但即便如此,寬窄巷子依舊火爆,外地遊客來成都也依舊必打卡寬窄巷子。

其實,寬窄巷子在遊客人山人海的背後也有其歲月蹉跎故事。據說最早可追溯到300年的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在公元1718年平定準葛爾之亂後,留選千餘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築了滿城,在滿城居住的只有滿蒙八旗,普通百姓禁止進入。

滿清沒落後滿城不再是禁區,尋常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之後一些外地商人乘機在滿城附近開起了典當鋪,大量收購旗人家產,形成了旗人後裔、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同住滿城的獨特格局。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 ,之後到上個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被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寬窄巷子是成都人記憶中最古老的符號,歷經300多年的風雨飄零,曾經的少城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洪流,只剩下寬窄巷子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下孤獨靜守,不知疲倦地訴說著曾經的故事。只可惜,這些故事因為人山人海的嘈雜聲掩蓋,而且,也少有人關注它的故事。

很多人將寬窄巷子是在老成都慢生活的代名詞,喝茶,聽曲,吃小吃,挖耳朵,在慢慢時光里忘記世俗的紛擾和煩憂,看上去似乎如詩如畫。但是也有不少體驗過的外地遊客抱怨,掏個耳朵就要100塊,三五分鐘完事,消費啥都要思量下是不是哪裡有坑?

寬窄巷子有很多特色的四川小吃店,這也是很多外地遊客最愛光顧的地方,基本看不到本地遊客消費,據說這也是成都人不喜歡如今寬窄巷子的原因,完全的商業化,只顧圈外地遊客的錢而忽略了川味小吃的味道,最終導致外地遊客對寬窄巷子的好感度下降。

在成都寬窄巷子有很多的茶樓,有的在街頭露天的地方,有的是隱藏在巷子內,街頭的巷子很接地氣,隱藏在巷子裡的環境雅致各有特色,當然價格也不算便宜,當然也不算貴得離譜,比起在商鋪林立的寬窄巷子人流里擠來擠去,更建議尋個僻靜的地方感受下慢的味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Bl1v3EBiuFnsJQVpv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