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70萬的徵婚男,為什麼女人看不上?

2019-10-03     林宛央

作者 ╳ 林宛央 來源公號宛央女子

配圖 ╳ 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____

最近有一個年薪170萬的網絡徵婚帖挺火的,想必大家都看過了。

總結下來就是,男方33歲,年收入算上股票約170萬,有房有車,身高170,農村家庭,工作很忙,有一個已經出嫁的姐姐,父母會留在姐姐那裡養老。

徵婚需求是:女方29歲以下,身高162以上,至少本科211,月收入一萬以上,要漂亮身材好會打扮,然後最好是江浙城市家庭獨生女,並且願意生兩個小孩。

我猜想敢在網絡發出這樣的徵婚,男方大機率是覺得自己本身的條件不至於被嘲。結果呢,完全相反。

這事兒已經熱鬧了好幾天了,有很多人寫文支持男方的,認為他不至於被罵得那麼慘,提的要求也合理,也有不少人寫文說這男的就算有1700萬也照樣看不上,因為沒格局。

反正在這場劈里啪啦的唇槍舌戰中,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優越性」心理——從地域到家庭到身高,大家都瘋狂炫耀自己的長板,人人都自以為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沒有幾個人是用尊重、平和的心態來看這件事的,包括徵婚那個男的。

所以,我誰都不想站。

我當時看完這個帖子,以及帖子下的評論,內心只覺得荒涼。

因為從頭到尾我已經看不到一丁點真心,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數字,不管是這個徵婚男,還是那些使勁兒罵他的,大部分人都把算盤剝得劈啪作響,我甚至能聽到一種聲音,大家都在喊:「快算呀,算準點呀,要不然就要吃虧了」。

只有一個評論是讓我覺得舒服的。那個女孩說:「怎麼說呢,看自己要什麼。比如我,就想找個結婚後疼我、愛我的。」她覺得這個來徵婚的男人不是那麼看重感情,所以她不要。

我當然知道徵婚、相親這種事上來就談感情,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為畢竟大家都還只是陌生人,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感情基礎。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是相親,難道相的不也應該是:我們以後會不會有感情基礎?

可是,這麼多條評論,只有那麼一兩人在討論未來是否有發生感情的可能。剩下的人,全把注意力放在了感情以外的東西,都在計較婚後的利益。

我並不排斥婚姻需要盤算,甚至我專門寫過文章,說愛情和婚姻絕對不是一回事,打算結婚前,還是要好好盤算一下付出和代價。因為一旦當你走入婚姻,特別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生活真的會變成睜眼閉眼都是錢。

但我從不認為婚姻是一場純粹的交易,好的婚姻,一定是有愛的。特別是當你年齡越大越要開始面對人生的一些無常,你就會懂得,有些事情是靠錢可以解決,有些事情只能靠愛撐下去。

這條徵婚帖子下,有一個人說搞不懂大家怎麼想的,大部分城市女孩,能嫁個年薪五六十萬的就不錯了,孩子還不是一樣要生?何必瞧不起年薪170萬的。

他不懂,生孩子並非為了錢,更可能為了愛。

我最近在追一個劇,馬伊琍和劉燁的《在遠方》,劇中女主角路曉鷗父母的故事,就很適合拿來解釋為什麼婚姻還是要有愛。

路曉鷗就是上海獨生女,家裡條件算得上很好了,她爸爸一點都不缺錢,人品也好,但是她媽媽還是主動選擇了離婚,找了一個經濟條件很一般的男人,因為她不快樂。

很多年後,路曉鷗到她媽媽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她看到自己的媽媽和現任老公一起在廚房做飯、洗碗,兩個人嘴裡都哼著歌,笑得像個純真小女孩。

就只是那一個瞬間,曉鷗覺得自己完全諒解了母親,因為她終於知道母親要的不是很多錢,而是生活過得下去就行,但一定要被喜歡的男人呵護著、愛著、哄著。

我說過我最近情緒很低落,因為遇到了特別難的事。可是昨天在家看到這一幕,忽而想到無數個早上,無數個傍晚,我和老公也是這樣兩個人一起哼著歌,一起煮飯,那麼那麼的快樂。

剎那間,我覺得釋懷了,因為知道自己擁有的已經很多。你看,不是錢,而是愛讓我撐過這種崩潰時刻。

也想起很早之前有一次,因為我的原因,給家裡帶來了一些大麻煩。在外面強撐了許久的我,回家看到他,一下子就流了淚。

那一次我對他說:「對不起。」

他只是抱住我,說以後再也不要說這三個字,因為我永遠都不需要和他見外。那段時間,他看到我的不快樂,為我做了許多他從前不會做的事情,只是希望我能快樂一點。

這麼多年,我老公從來沒有和我算過錢。我倆之間,不管是從前他掙錢多,還是現在我掙的多一點,我們彼此都沒有覺得誰吃了虧。

因為錢雖然是一種籌碼,但婚姻這架天秤里,愛也是一種很有分量的籌碼。我更看重後者。

所以,我對婚姻的盤算從來都不是他有沒有年薪170萬,而是,今天的我很脆弱,他是否可以心甘情願地承擔我的這一點脆弱,而不是心裡打起了算盤,計算我的脆弱和短板又給他帶來多少損失。

其實,絕大部分女人對婚姻的要求也不過如此,搞明白了這一點,我想就可以回答那一句:為什麼女人願意嫁給年薪十幾萬的人,並且給他生孩子,但就是看不上那些年薪170萬的人。

因為婚姻這件事,和生活一樣,考的還是綜合能力。搞定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是一種能力,但擁有快樂和幸福也是一種能力。

女人對婚姻真正的要求既不是「錢我自己賺,你給快樂就好」,也不是「我不要愛,只要錢」,而是「錢,我們一起賺,愛,永遠不能缺席。」

這是一種貪心嗎?

可是,當你長久地經營過一段婚姻,你會相信:只有如此,婚姻才會不變成搭夥過日子那一種湊合。

可是,我們很多人卻總是習慣跑偏。從前只看重愛,後來發現只靠愛不行,就又都用錢來衡量一切,絕不能吃一點虧。

於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幾乎再也看不到「流星花園」式的愛情,也不再欣賞《在遠方》這種城市富家女愛上初中畢業打工創業男的故事。

可讓我覺得荒涼的是:愛情這種最容易跨越差距的事情,也終於不再是潺潺流動的了嗎?

本期作者:林宛央。瀟洒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洒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qiuxiangjie0122。

ps:因為上次有讀者說想看之前寫過的戀愛故事系列,所以這次就把連結都放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ypOk20BMH2_cNUgR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