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的這尊小泥塔高約十餘厘米,呈錐形,托在手中像個大的羅陀,沉甸甸的,未經任何上色,略為泛紅。這是一尊「八相塔」擦擦,外形有些像《大話西遊》取景地的西夏王陵,塔的上部四周圍繞著八個小塔浮雕,象徵釋迦牟尼「八相成道」 的修證歷程。
它是山南瓊結縣拉玉鄉崩塘村擦擦非物傳承人次仁製作的一尊塔擦,奇妙的是在塔擦頂部,竟然刻有一圈梵文經咒,這透露了製作它的模具必定來自印度或尼泊爾。
飽含溫暖的美妙
擦擦(tsha-tsha)是個外來詞彙,是從梵語音譯,意思是複製、COPY,對內地人來說往往比較陌生和神秘。「擦擦」是藏傳佛教雕塑藝術中的脫模泥塑,即用模具製成的各種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藝術品。
從製作工藝上看,擦擦一般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圓雕三種主要類型;從製作材料上又可分為泥擦、陶擦、木擦、藥擦等,而其中最為普遍的是就地取材的泥擦;從內容和人物造型上,可分為佛塔、佛像、菩薩像、護法神像、本尊、高僧、經咒等,這代表佛法的「三所依」,佛像代表佛身,經咒代表佛語,佛塔代表佛意。
擦擦並非源於西藏,而是從古印度、尼泊爾隨著佛教的傳播來到西藏,最初是在其源地作為佛教供物,究竟是從什麼時候傳入西藏,並沒有明確的史書記載。
漢文史料最早的記載是《元史》中三言兩語一筆帶過,「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作擦擦或十萬二十萬以至三十萬」,擦擦在西藏的普及當屬七世紀松贊干布大力推崇佛教開始,他本人就曾親手製作了不少擦擦,有一些裝在了大昭寺的佛像中。
擦擦可以說是一種微觀藝術,大不過盈尺,小僅硬幣般大小,人物造像卻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歷經上千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一種西藏獨特的佛教藝術表現形式。一代一代的擦擦手工藝人,用自己虔誠的信仰,讓平凡的泥土在溫暖的指尖綻放出美麗的蓮花。
小小擦擦有奇寶
「製作擦擦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摻進泥中的配料調配。」現年58歲的瓊結縣拉玉鄉崩塘村擦擦非物傳承人次仁說。
次仁的擦擦製作技藝是父親傳給他的,次仁的父親曾在寺廟裡當喇嘛,作為一種積功德的手段,父親在寺里學會製作擦擦,並收藏了一批擦擦銅模。次仁從裡屋抱出一包用布層層包裹的銅模,這些銅模手柄都纏有一層油臘牛皮,歷經歲月而布滿褶皺。
一件做工精緻符合儀軌的銅模是製作擦擦的基礎,容不得有半點差錯,稍有差池就批量印製出去,這是非常有損功德的事。好的模具不易尋找,往往都是一代代作為傳家寶傳下去。
製作擦擦先是揉泥。次仁所取的泥來自附近山上具有黏性的泥土,然後加入少量加持的配料粉末,用雙手將加了水的泥巴在木板上滾成泥團,反覆壓揉,就像做饅頭需要反覆和麵粉一樣,以使泥團更加鬆軟細膩。再將泥捺入模具,用手指在泥團底部捺出一個裝藏的孔洞,放入數粒高僧開過光的青稞粒。再用一個鐵錘使勁扣打模具手柄,磕擊壓實,使泥擦表面造型更加清晰。最後取出模具,用小鏟去除邊角余料,一件擦擦就成型了。
整個中午幾個小時的時間裡,次仁製作了七八個不同造型的擦擦,這些擦擦浮雕造像神采奕奕,圓潤,細膩,極有質感,其中最小的一件擦擦是千手觀音,僅一枚硬幣般大小,但蓮座雕飾、背景火焰、人物五觀,一絲不苟。他將這些擦擦小心翼翼地裝入一個托盤,放在陰涼處晾乾,如果放在陽光下暴曬會使擦擦開裂。
過程雖不複雜,但次仁在泥中摻入的加持配料著實讓我目瞪口呆:有不同種類的珍惜檀香木,從喜馬拉雅山上尋到的億年白海螺殼,象牙,幾百年前的貴婦銀質耳墜,綠松石,祖母綠,17世紀西藏古銅錢,不同的藏藥……次仁說,若沒有這些配料的加持,擦擦就沒有法力。
美麗小村歷史厚土
次仁並不售賣製作的擦擦,通常是村裡或其他地方有人發願,或有人生病,或有人去世,便會請他去家中現場製作,會給一兩百元酬勞,但擦擦並不會估價出售。
不能售賣,這是次仁父親叮囑的原則,製作擦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積累功德。多年來次仁一直銘記在心,除了製作擦擦放在寺廟或佛塔供養外,自己還在鄉里建造了七八座佛塔、水力轉經筒,以及兩尊佛像,而他的父親一生建造的佛塔則多達70餘座。
次仁的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兒子在外打工,不過兒子對擦擦技藝非常感興趣,並表示願意學習這門技藝,這讓次仁十分欣慰。「我喜歡拉玉鄉,喜歡這個村子,這裡風景很美,也很安靜。」次仁說著就帶我出去,他要讓我看這座村子的全貌。
從次仁家出來,跨過對面一條清澈的小溪,對面有一個小山坡,爬上坡頂,只見在這四面的山中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成熟的青稞用金黃裝點著大地,綠樹掩映中,一些傳統的藏式民居散落坡間,山上的白塔掛滿經幡,在風中飄蕩,為人們祈福。在那些青稞田裡,不時有插著經杆的土丘,次仁說這些是吐蕃時代的貴族墓葬,在拉玉鄉一共有7座,雖然沒有藏王墓那麼雄偉,但仍是村裡引以為豪的歷史遺蹟。
次仁製作擦擦的泥土就來自這片土地,這個在瓊結並不算特別的鄉村千百年來人們就在這裡耕種生活,我能感受到次仁對這片肥沃土地的深愛,他用這裡的泥土在方寸之間塑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這些擦擦就是萬丈紅塵一盞不滅的明燈。
本文為玩轉西藏原創,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原創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版權均來屬於原作者和攝影師,轉載需經過原作者同意!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若未經同意隨意轉載就版權問題必追究其法律責任!
玩轉西藏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113808338@qq.com獲取更多信息。
▌文字:肖楓
▌圖片:肖楓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丨編輯:Bell】
西藏旅遊政務網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