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在媽媽群里問了這樣的問題:二胎快要卸貨了,到時候家裡的大寶也不到兩歲。
之前大寶都是和我睡的,可是等二寶出生以後,如果帶兩個孩子睡,肯定是很心累的。
現在很多二胎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如果大寶和二寶年齡差距不大,二寶出生,該如何安排大寶的住宿問題呢?
採訪了群里的三個寶媽,他們分別有三種做法,對於孩子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熙媽媽:讓孩子和爺爺奶奶睡
二寶出生後,寶媽覺得一是照顧二寶不方便照顧大寶,二是半夜二寶需要喝奶,偶爾還會哭泣,擔心影響到大寶的睡眠,於是熙媽就讓大寶和爺爺奶奶一起睡。
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可以和大寶約定,周末放假時他就可以和你們一起睡。
但如果老人的身體不好,或者本身不想帶孩子睡,最好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畢竟若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半夜孩子一旦出現意外,老人是無法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措施,有的老人也會和她說媽媽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
這種情況如果長時間在孩子心中堆積,孩子一是會對二寶產生仇視心理,二是也會和媽媽產生隔閡,不利於親子關係發展。
雯媽媽:讓孩子自己睡覺
雯媽媽一直以來都想要大寶自己一個人睡,正好藉由這個原因,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
其實大寶年齡小,思維也有限,媽媽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即使真的分房成功了,就算自己不開心也不敢表達出來,害怕媽媽發起火來不要自己了。
這樣不是順然的分房,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且會慢慢隱藏自己內心真正的情緒,長大後很容易母子母女失去溝通。
燁媽媽:還和媽媽一起睡
還有一部分媽媽的做法,是有了二寶之後,還讓大寶和自己一起睡,雖然照顧兩個孩子壓力很大,但是大寶也變得懂事很多,孕媽媽的一些活動,最好也讓大寶參與。
三歲以內的寶寶,可以採用「分床不分房」的方式。讓寶爸陪大寶或大寶獨自睡一張小床。平常要多讓寶爸多陪陪大寶,這樣能夠減少大寶的失落感。
也不會有缺乏安全感的一說,都是手心裡的孩子,大寶和二寶也不會有爭寵的想法。
其實和寶媽一起睡覺,也是分年齡的。
三歲左右的大寶,已經到了分床睡的年齡,分床太晚會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父母應引導孩子獨立睡覺的意識,告訴他別的小夥伴已經能自己睡覺了;睡講睡前故事,等他睡著後再悄悄離開。等他習慣後,就不會再排斥自己睡了。
如果兩個孩子相差年齡比較小,寶媽可以這樣做
如果兩個孩子相差年齡比較小,大寶三歲的時候,二寶剛出生,那麼最好的方式還是讓大寶和媽媽一起睡覺。
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家長不要因為二寶的到來而忽視大寶的感受,反而要對大寶加倍照顧。讓大寶看著你肚子慢慢變大,和你一起期待二寶出生,這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今日互動話題:您家的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的?適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