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計劃刨果樹,疫情過後果園應該做好這幾點

2020-02-15     農林衛視

疫情過後應該儘快進園刮治腐爛病,因為2月下旬溫度達到零上5度時,腐爛病就會快速擴展腐爛,樹上就會發現腐爛的病斑。馬上颳去腐爛病斑後用3000倍星標+青園150倍+絲潤6000倍塗抹傷口,殺死可能沒有刮完的腐爛病菌,防止再擴展腐爛。星標是上下傳導;絲潤滲透力強增加藥效;青園殺菌快,都對傷口安全,不會損傷癒合組織,是無公害殺菌藥。

因為腐爛病斑顯現的時間遲早不一樣,第一次檢查刮完後,應該一棵樹一棵樹再檢查刮治第2遍,腐爛病嚴重的果園還應該檢查刮治第3遍。

對腐爛病斑為了恢復樹勢,可在發芽前嫁接。對腐爛病刮治塗藥後,可用泥對病斑貼1寸厚(大於傷口),然後微膜包2層,缺氧腐爛病菌就不會再擴展腐爛。

腐爛病是一種弱寄生菌,樹勢弱了才會大量發生腐爛,所以保持一個中庸健壯的樹勢,適當加大投資,全營養施肥,保護傷口不被病菌侵染,合理留果,做好一塗兩噴腐爛病就少或沒有。

由於疫情有些家果樹還沒有剪完,疫情解除後抓緊進園冬剪,先剪弱樹,後剪旺樹。低海拔3月20號左右萌芽,高海拔3月底4月上旬萌芽,只要萌芽前剪完都算冬剪。

果樹不冬剪行嗎?有些家果園面積大,今年由於疫情怕發芽前剪不完問不剪行嗎?這裡回答是:樹上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生長點,「吃飯人」會一年比一年「人」多,今年樹勢不旺不弱中庸,冬天不剪明年就弱啦。而且樹在每年長大,光照就一年比一年惡化,無光不成花,所以每年果樹都要冬剪。群體密啦你要間伐,因為「家小人多」裝不下也要殺掉樹上「地主資本家」,因為它把資源霸占完啦,也要疏掉樹上果個長不大的弱枝弱花,中庸樹低海拔減少生長點20%左右,今年還是中庸健壯,高海拔減少生長點30%左右,今年還是中庸健壯,弱樹減少生長點要大於20%(低海拔),高海拔要大於30%左右,不管低海拔還是高海拔,旺樹減少生長點都要少於20%左右。也就是旺樹儘量不剪。疏枝疏花如上肥,當樹上花量太多,開花坐果會消耗樹體的大量貯藏營養,從而影響新梢生長和葉片長大,也會影響謝花後幼果細胞分裂,影響後期果個長大。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疏芽都說明了合理冬剪等於減本增效。

發芽前為什麼要追肥?大家都知道,一個蘋果的長大,要有一定數量的葉片合成營養果個才能長大。但開花坐果都用的是貯藏營養,當樹上花量太多時,消耗貯藏營養更多,謝花後長枝長葉時因為貯藏營養少,樹上返綠慢,長出來的葉片小,因為貯藏營養少新梢又停長太早,葉片少,從而影響果個長大。

大家都知道花開時樹上都是綠葉白花,花前追肥蒙力28+奶蛋白或生物酶菌素+奶蛋白水溶性沖施肥,不需要轉化,幾個小時就送到樹上啦,葉片變黑快(葉片變黑才有合成營養的能力)因為葉片「工作」早,合成的營養能彌補開花對貯藏營養的消耗,對提高坐果率,對新梢葉片長大效果明顯。值得說明的是蒙力28是中農樂十五年的品牌,奶蛋白是中農化全國化肥500強之一,也都是中農樂幾十萬會員用出來的放心品牌。生物酶菌素的成分和蒙力28一樣,也是中農化品牌之一。這3種水溶肥既有氮磷鉀,也有中微元素,有機質還多。現在是商品時代,不管海拔高低,不管果價高還是低,果客都收的商品果,花前追肥肯定葉片大,果個大,產量高,商品果多,小果少。當然由於果價低,我們應該合理追肥,根據樹勢旺弱,樹上花芽多少來決定追肥多少。樹勢弱,樹上花芽多或秋季沒有施基肥,追肥應該多一些,如果樹勢旺,樹上花芽少,秋季也施基肥啦,可以少追肥或不追肥。

只要你不計劃刨掉果園,疫情過後就應該搞好2次清園。第一次清園主要防止腐爛病、干腐病、綿蚜、蚧殼蟲。殺菌藥種類很多,但清園是清園的殺菌藥,但套袋前3袋殺菌藥首先要保證幼果安全,不能打清園殺菌藥。保葉是保葉的殺菌藥,清園效果也不好。所以中農樂推廣的清園方案是溫度達到18度第一次清園:星標4000倍+毒死蜱1500倍+力加力8000倍。花露紅到花序分離期第2次清園:力托金6000倍(對白粉病特效)+神打4000倍+風向標8000倍+絲潤8000倍+多聚硼2500倍,歷年沒有白粉病、霉心病嚴重的果園力托金換成星標8000倍效果好。

最後想說的是清園一定要沐浴式的打藥,白粉病菌就藏在新梢梢頭往下4個生長點裡,第一次清園對白粉病無效,第2次清園芽尖已經綻開,只要藥能打到新梢尖上,白粉病菌才能殺死,否則再好的殺菌藥打不到白粉病菌身上也無效。清園真的很重要,它能減少全年各種病蟲害數量,因為越冬的蟲剛出來不抗藥,世代整齊,殺一頂萬。只要清園藥打好,就能減少腐爛病、霉心病、白粉病、炭疽輪紋病、斑點落葉病和褐斑病。當然,白粉病嚴重的果園,盛花期發現白粉病枝,應該馬上摘掉帶出果園深埋。

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何巨才

來源:中農樂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sZESXAB3uTiws8KUL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