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應用 讓民間救援如虎添翼

2019-11-26     無人機網

民間救援組織或許是救援部隊中的游擊隊,但他們每每面對的是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場面,專業技能提升和專業設備升級的重要性甚至大過一腔熱血的公益之心。

自發救援 安全保障是問題

2012年9月4日的一次救援中,陝西應急救援總隊興平支隊3名志願者在中途遭遇車禍,皆受重傷;2013年5月27日,在搜救兩名鰲山太白山穿越失蹤的驢友時,陝西曙光救援隊副隊長「天網」被毒蛇咬傷;2017年12月5日下午,陝西秦嶺救援隊的一名骨幹隊員「黃馬」,深入秦嶺救援走失老人時,意外失足墜崖身亡。

諸如此類的遺憾在民間救援組織內一直在發生,在每一個報名救援跟貼的最後,都有著同樣的一句話:「參與本次搜救活動出於自願,並承擔一切後果」。猜測,簽名的時候,平民英雄們多少還是有些隱憂的吧。

設備更新 安全保障升級

由於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各地民間救援組織普遍面臨著無保可依的問題,提高自身技能以及救援設備成為了隊員們保障自身安全的關鍵。

無論在消防救援或是特殊地形山區救援中,無人機的作用都不可小覷。無人機作為突發性事故偵察和災情回傳的重要應用,已經成為防災應急產業中新興的技術風向和高配裝備。無人機對環境和氣象條件有較強的適應性,可在現場採集數據、實時傳送、跟蹤事件發展態勢,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確定救災重點區域、選擇安全救援路線以及災後重建選址等提供參考。武漢雲豹救援隊在去年就加入了數架功能不同的救援無人機,它們或能夠投擲救生圈,或能夠投擲繩索,或能夠在空中完成橫向物品交接。更重要的是,新加入的無人機實現了智能控制,僅僅有過車模、航模玩耍經驗的操作者,都能在半小時內熟練掌握相關操作,實施基本救援。

熱成像設備在民間救援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在大型救援現場,民間救援力量大大彌補了國家救援力量的不足,提高了政府對民間救援工作的支持。通過熱成像設備結合公安聯網監控大數據平台,確定被困人員或者火場火情,還有一些災害氣體的探測,在救援同時,保障救援人員安全。

在人工智慧+的時代安防機器人逐漸興起,以安防機器人承擔部分救援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間救援隊員的人身安全。用機器人協助人在高危場所和複雜環境中進行作業,逐漸成為未來趨勢。目前,巡檢機器人主要應用於公共安全領域的巡邏、滅火和消防等應急救援、電力領域的定點巡邏等場景。

結語:一支民間救援隊,不僅需要愛心,需要專業的救援能力,還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扶持。雖然民間救援面臨的困難還未完全結局,但科技的發展、設備的更新讓他們增添了一份安心。科技的運用讓曾經衝鋒舟地毯式搜救變成了無人機配合,讓一群「以命博命」的志願隊收穫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gl4qW4BMH2_cNUgI1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