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 周文儀 靖樹 原野 編譯】法國3月31日新增7578例,累計確診52128例,死亡3523例(新增死亡499例),重症5565例,22757例住院治療,9444例治癒出院。 68名重症病患年齡在30歲以下。
「馬後炮」退散!馬克龍口罩工廠「放大招」
口罩、口罩、還是口罩!今天法國最惹眼的消息,當屬總統馬克龍參觀口罩廠了。
自疫情初期,馬克龍已多次「上前線」:到13區醫院看望醫護人員(並被醫生「靈魂叩問」)、去養老院看望「高危人群」、去重災區米盧斯(Mulhouse)野戰醫院等。
這不,31日他又跑到曼恩-羅亞爾省(Maine-et-Loire)的Kolmi-Hopen口罩工廠去視察。
工廠新雇了35名短期合同工,每周製造近200萬個FFP2型口罩、300萬個外科口罩。所有的材料,從橡皮筋到口罩,都是「法國製造」!
事實上,口罩、呼吸機等物資短缺的討論一直不絕於耳。31日一早,BFM電視台還報道了知名醫生的吐槽:法國喬治·蓬皮杜醫院急診中心負責人Philippe Juvin在「控訴」物資短缺現狀時,直言「我有時感覺法國還是『發展中國家』」。
有意思的是,法國國內不少批評聲認為政府未能及時防控,而馬克龍對這些「不和諧」的聲音也毫不嘴軟:
據《巴黎人報》的「小道消息」,他對這些「自封專家」(愛麗舍宮措辭)的「不負責任」的「馬後炮」批評十分不滿,並嘲諷「這些專家在電視台的時間,比在醫院幹活的時間還長」。這種自信的態度也讓人想起了法國總理菲利普上周六的強勢發言:「不允許任何人批評政府決策做晚了」。
從馬克龍的「口罩宣言」看來,法國這次是要「一雪前恥」、從此走上自給自足的道路。
我們來看一下重點:
馬克龍強調:「完完全全獨立自主」
年底「完全獨立」
法國4家口罩製造企業提高產量後,4月底全國一個月產量將增加到1500萬至4000萬個。
不僅如此!總統希望「在年底時」,口罩生產就可以實現「完完全全獨立自主」!
撥款
缺錢難辦事!法國政府將向公共衛生局提供40億歐元資金,確保口罩、呼吸機等順利生產
抱團產呼吸機
四所大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將在5月中旬生產10000台呼吸機。
這個聯合體由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牽頭,還包括了施耐德電氣設備集團(Schneider Electric)、法雷奧(Valéo)汽車零件製造集團、及標緻-雪鐵龍(PSA)汽車製造集團。
「重建法國和歐盟的主權」
馬克龍強調,「危機前的改革是使我們國家更具有競爭力,但我們更需要恢復精神力量和意志,加強法國的製造業、恢復法國的獨立自主」。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龍多次強調了重掌法國、歐洲的自主權。
有法國網友忍不住感嘆:總統以工廠的戰略物資為背景板發表講話、安撫民眾,真的機智啊。
除此之外,馬克龍提到收銀員、送貨員等從業人員也會有其它類型口罩。
還有多家企業助力口罩生產:米其林、Intermarché超市等。迪卡儂還停止銷售「Easybreath」潛水面罩,以便將30000個面罩供給醫務人員用來「改裝」,可謂是「眾志成城」抗疫了。
不過,對於無需出門工作的法國普通民眾來說,比起口罩更重要的還是「管住腿」、少出門。
給重症騰病床,法國醫院3管齊下
法國醫護人員的艱苦抗戰還在繼續。
為了給重症病人騰病床,公立醫院想了好幾種辦法:海陸空轉移重症病人、醫生「轉行」當護士、測試在家吸氧治療。
首先,2列改裝的醫用高鐵周三將從巴黎大區轉運38名重症病患至西部的布列塔尼地區。
例如,巴黎Bichat醫院重症醫學和傳染科負責人31日一早表示,「本院病床都滿了,明天將用高鐵向西部地區送4名病人。
與此同時,一些醫生與醫學系學生也被「趕鴨子上架」,接受護理培訓:
「船到橋頭自然直」:醫生參加護士速成班
根據巴黎公立醫院管理局總局長伊爾什(Martin Hirsch)的說法,現在巴黎公立醫院最缺的,就是輔助醫療人員和護士。
急救科通常一名護士負責2到3名病人。護士人數愈多,急救科的床位也能更多。
因此,上周五以來,每天都有數十名志願醫生、實習醫生接受速成班培訓,再派到急救科增援。例如,巴黎公立醫院志願醫護人員管理平台採訪當天輸送了近200名「護士」。
22歲的埃里奧是醫學系實習醫生,他必須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掌握要領,並在24小時後被派到急救科開始工作。
雖然「從未做過這個操作」,不過他自信地表示,「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更熟練……即使不得不臨時準備,也比無所事事好」。
同批學員中,沒人之前能熟練操作這些技術。35歲的安托萬是一名放射科醫生,談到安置靜脈輸液管時表示:「我已經10年沒做這個了,不過應該很快就會熟悉」。
伊爾什還透露,目前正在進行的« Covidom 02 »行動在測試「在患者家中提供吸氧治療」是否可行。
具體來說,他們在測試「是否能實時追蹤病人的健康狀況、血氧飽和度」。
5%-8%學生「失聯」,老師遠程「抓人」
眾所周知,在家學習是對自制力和對父母(沒錯!)的強大考驗。對少數幸運的學霸來說,在家學習甚至是查漏補缺的好機會,但其他人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掉鏈子」……
31日,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老實交代」:初步估計,我們有 5%-8%的學生「失聯」了!
除了學生本人的主觀原因,其家庭條件對學習的影響也被疫情進一步放大:有些家長可以在家裡為小孩上課,有些不能;有些學生沒有電腦、手機等「網課設備」。
在此情況下,一些學生甚至「銷聲匿跡」,教師不得不花心思「遠程抓人」。這種「軟體」與「硬體」的高下之分,「很可能使不平等加劇」。
為了「救救孩子」,教育部也想了一些辦法:與郵局達成協議,以便「教師可以從電腦傳文件,列印寄給家裡沒有電腦的學生」,部長還要求「校長一周至少打一次電話給家長」。另外,部分協會可以給學生提供電腦。
免費補習班也即將上線:教育部在復活節假期間會提供免費遠程補習班,並在今夏組織「教學夏令營」、「免費補習班」。
不知道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厭學或家境不佳的學生?
中國14天建醫院,藉助了法國技術?
法國BFM新聞台31日報道,「中國14天建造武漢醫院時,藉助了達索系統數字模擬工具的幫助「。
事實上,據中新社報道,達索系統3月12日宣布向中南建築設計院捐贈仿真軟體SIMULIA XFlow,用於武漢「雷神山醫院」污染擴散的仿真驗證及優化設計方案,以減少醫護人員交叉感染、保護醫院周邊環境。
心態崩不崩,關鍵看收入?
法國歐洲一號電台31日民調顯示,法國禁足即將進入第三周,民眾心態「還挺得住」(6.3/10)、沒有崩,但72%(清醒地)相信「最艱難的時刻即將到來」。
總體說來,「經濟狀況越穩定」、心態就越好:獨立經營者越來越焦慮,只有25%持樂觀態度,比禁足第一周整整減少13%。領薪員工則相對樂觀(53%);同樣,管理層(58%)也要比工人和普通職員(46%)都「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