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性格的形成與成長環境有直接關係,先天性和後天性的因素都有,雖然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我覺得,後天的成長經歷和成長環境占據了絕大部分。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的氣質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對於個性和心理健康有直接關係。
在知乎上有很多性格內向的朋友都認為: 內向的性格是不好的 , 能不能改變得了這種性格?其實性格內向並沒有什麼好不好的說法,相對於外向性格來說各有不同的優勢和特徵,在不同的場景下各有所長,所以無法直接對比。
1、性格內向有哪些特徵?
性格內向的人大多是安靜的,喜歡獨處的,有自己的行為準則,是謹慎的,三思而後行的,關於性格內向和外向,艾森克人格理論中描述的最為完整。 參考如下:
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非摯友)。傾向於做事有計劃,瞻前顧後,不憑一時衝動。日常生活有規律,嚴謹。遵循倫理觀念。做事可靠。很少進攻行為,多少有些悲觀。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
艾森克人格測試 48題簡潔版 https://www.xmcs.cn/x/ask48
艾森克人格測試 88題完整版 https://www.xmcs.cn/x/ask88
性格內向和外向,並不是矛盾和對立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內向和外向的結合體,假如外向占70%,內向占30%,那麼這個人表現出來的就是外向性格,但是他並不是絕對的100%外向性格,因此我們通常會說 性格傾向,也叫 外傾和內傾,其意思是性格偏外向,偏內向。
2、性格內向缺點是什麼?
2.1 人際關係比較簡單
這也是眾多人認為性格內向不好的原因,因為比起性格外向,性格內向的人不熱衷與他人交流交往,在人際關係方面顯得比較弱勢,但這不是說內向的人沒有朋友,相反,和內向的人建立的友誼通常是更加牢固的,僅僅是難於「初建」,對於內向的人來說,交朋友最好是有人介紹的,比如朋友的朋友推薦的,老朋友硬塞給你一個「新朋友」。
2.2 找工作容易遇到阻礙
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主動性不夠,在面試的時候容易焦慮和緊張,對自己表達能力缺乏自信,所以在求職方面不如外向者更有優勢,另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性格內向的人在溝通和表達方面不足(或不自信),也會自我感覺職場環境壓力。
職業性格測試: https://www.xmcs.cn/d/zhiye
心理健康測試: https://www.xmcs.cn/z/xinli
3、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性格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性格問題往往是跟心理健康問題關聯的,實際上很多朋友把心理問題當成了性格問題,以至於問題越來越嚴重。比如內向的人更擅長於「專注」性的職業,精於專研,通常是適合從事理工科的職業(如技術和研發類),由於善思,他們從事理論研究,藝術創造都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
性格不存在自卑感,也不存在恐懼感,如果一個人的思想中存在自卑和恐懼感,那麼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可能就構成了心理健康問題(心理疾病or精神疾病)。 性格內向的人僅僅代表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為「內傾」,並不包含有「自卑、焦慮、抑鬱和恐懼」這類的心理特徵。
關於心理健康的檢測和篩查,還可以參考:SCL-90量表,對於精神疾病方面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關於人格障礙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 PDQ-4+量表。
scl-90症狀自評量表 https://www.zxgj.cn/g/scl90
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https://www.mmpi.cn
人格障礙測試篩查PDQ-4+量表 https://www.xmcs.cn/x/pdq4
4、能不能改變性格內向的問題?
想要改變內向的性格,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可以適當改變,絕對做不到徹底改變,更多是為了提高我們的適應能力,讓我們在人際關係,或者是職場上更加舒適一點而已。 尤其是當一個人年齡在18歲以後,說要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我認為是不太現實的。
改變性格內向更多是從適應環境的角度來考慮,比如在某種場合下,如何去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使得自己在這個環境中能相對舒適。
4.1、提高自我接納
對於性格內向不要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不要錯誤地認為內向不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對於自己存在的不足,要有接納的心理,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無缺的。
個人優勢能力測評 https://www.xmcs.cn/x/ysnl
24種人格力量測試 https://www.xmcs.cn/x/via
4.2、發掘自我優勢
絕大部分想要改變自己的人,都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足感到不滿,這種自我否定的心理,長期下來必定導致自卑,焦慮,抑鬱,悲觀的情緒。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問題,認識自己的不足,也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果不能很好的分析自我,建議採用成熟的測評量表,比如: 24種人格力量,個人優勢能力測評等等...
4.3、勇於嘗試,堅持實踐
很多內向者思考的多,行動的少,這也是無法自我突破的重大障礙,如果想要擺脫困境,那就一定要行動起來,勇於嘗試,堅持實踐,從實踐中去總結經驗。 思前想後,深思熟慮....這些詞彙只會困住自己,無法邁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