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三言的貞節觀念——話說單符郎娶娼的義氣

2023-11-03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王昕:三言的貞節觀念——話說單符郎娶娼的義氣

對貞節觀念歷來有誤解,以為古人代代如此。其實迂腐野蠻,毫無人道的貞節觀成為一塊厚重千斤的幕布,覆壓在國人的心理和顏面上的時間是在南宋以後開始的 。鼓吹婦女對他的所有者以外的男子嚴防,到神經質的,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是有的。但這種病態卻被虛偽的道德家拿來放大拔高,作為榜樣給弱者學習。

《三言二拍:宋明的煙火與風情》,王昕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9月版。

比如被男子不小心碰到了手臂,則自己寶貴的軀體連洗乾淨保留的價值都不存在了,必要砍下去完事;如果不幸被人姦污,那是更沒有選擇生存的權力的。」

「三言」中的蘇知縣被強盜扔下江水,強盜徐能逼他的妻子嫁給自己,勸嫁的朱婆就很以她不能當即隨夫尋死為憾,倒是其妻說出懷胎九月分娩在即,怕給丈夫絕後,方才是活下去的一篇堂堂正正的大道理。(《蘇知縣羅衫再合》)

有趣的是在小說的材料來源《太平廣記》的《崔尉子》里這位夫人是失身從賊十幾年的。擬話本的作者為了大團圓的結局而不能讓她死去;為了保全貞節安排了朱婆助她逃跑。逃到尼姑庵里產子,把孩子放到街頭有被強盜徐能撿去認為義子。

一個即將分娩的孕婦哪能有那麼靈便敏捷的腿腳,一氣之下跑了三十餘里地的路程不免讓人心生疑問,一個強盜窩裡的朱婆不但幫助鄭夫人逃跑,為了不泄露鄭夫人的消息,居然投井而死,可能作者受了俠客義士故事的影響,隨手用在了這裡,同市井化的氛圍很不搭調。

明嘉靖四十五年談愷刻本《太平廣記》

在小說家看來受辱後能忍恥苟活,尋到殺人兇手一以報復,然後從容死去就是難得的奇女子了。(《蔡瑞虹忍辱報仇》)她自己生命價值則除了報仇、報恩而外,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以時代論,在程朱理學還沒有完全鉗制住人的本性的南宋末年以前,女性的貞節與否跟社會道德狀況、人心古與不古,乃至國家的亡與不亡,都還扯不上關係。

宋代的名臣范仲淹的母親曾帶著他改嫁;王安石勸守寡的兒媳婦改嫁;女詞人李清照再嫁非類,「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請求官斷離異,這也是光明正大的事,反是懷揣了「短見識」的後人在那裡遮遮掩掩,曲為回護,說是「千古厚誣」。

《喻世明言》中的《單符郎全州佳偶》中的男主人公單飛英,小名符郎,自幼與表妹邢春娘定親,後來春娘家遭不幸,流落在全州為娼,改名楊玉。恰好單飛英到全州作官,喜歡上了身為官妓的楊玉,乃修書給父母表示「情願復聯舊約,不以良賤為嫌。」得到父母允許,同僚和上司皆以他「甘娶風塵之女,不以存亡易心。是古人高義。一律盡意成全。「上司官每聞飛英娶娼之事,皆以為有義氣,互相傳說,無不加意欽敬。」

衍慶堂刊本《喻世明言》

單符郎的娶娼在此是一個特例,一層是有婚約,另一層他們是姨表親眷,所以在社會和家庭兩方面沒有什麼阻礙。人們稱讚他的不是娶娼本身,而是他能信守舊約的義氣。所以當符郎應春娘要求,娶了風塵姐妹李英作妾之後,單符郎的父親大怒:「吾至親骨肉流落失所,理當收拾,此乃萬不得已之事。又旁及外人,是何道理?」

這篇小說是根據宋人王清明的《摭青雜說》改編的,其中情節一仍其舊,所以讀來同明清腐臭的節夫烈女絕不相同。無怪批語在官場爭夸單飛英義氣之後評曰:「近來世風惡薄,倘有此事,翻作罪案矣。」

楊玉隨丈夫離任之前想要告別風塵舊伴,那位單司戶說:「汝之事,合州莫不聞之,何可隱諱?便置酒話別,何礙大體?」眉批贊曰:「自是豪俠舉動,若腐儒鮮不以為蛇足矣。」據王清明的小說,單飛英能力平平,但「每有不了辦公事,上司督責,聞有此事,以為知義,往往多得解釋。」罷官之後帶著一妻一妾,「每對士大夫具言其事,無有隱諱,人皆義之。」

《摭青雜說》

到底明人的見識淺短一些,以為道德好有義氣的人必得仕途上飛黃騰達方才相心稱意,所以讓單飛英「累薦至太常卿。」還有個無聊的勝樂道人作《長命縷》傳奇,把春娘的流落娼家為妓,該作《懷貞》一出,以為非如此就算不得勸善維持風俗。

魯迅先生感嘆吳敬梓的寂寞,說偉大也要有人懂。其實對除了一副形骸尚具七竅之外,其餘一孔不通的人,讓他接受人之常情,平心靜氣地看待事情也是困難的,尤其是對待別人的時候,清高矯情的不得了。

魯迅先生說國人還有「水滸氣」、「三國氣」,其實偽道學賤視他人生命,指女人的裙帶為關係天下存亡之大計的人如今也還大有人在。比如前一陣有不甘賣身的打工妹跳牆癱瘓,就又有「烈女」的稱謂見於報端。讓人脊背發涼。

以道德激勵、勸誘別人作烈女的人,缺少對生命價值的敬畏,他自己是不會作「貞夫」的,所以才能在一個生命的犧牲中喜動顏色,手舞足蹈。

《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

明末清初的兵燹殺伐,弱女子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時人寫八旗兵劫掠江南女子的慘況:「北去三百舟,舸舸好紅顏」。當然就有不甘受辱的女子以死相拼。於是就有不少剃了發,穿戴上已成滿清順民的文人,出來題詩作賦,權作塊遮羞布舞弄一翻。

清初大批的擬話本,就把各中節婦烈女死亡刳腹出腸、自塗肝腦的慘烈酷虐,作不近人情的誇張,流於惡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a117f00673a5578b823f03c9716b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