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幕後:將未來技術融入藝術表達

2022-02-04     廣電獨家

原標題:走進《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幕後:將未來技術融入藝術表達

八大平台不僅集中回應了大眾之於精品內容的喜愛與熱情,還讓科技感滲透到晚會的各個細節當中,讓「網感」有了切實的表現形態。

「你越過星海,攜著光而來,我心若塵埃,不忍染裙擺......」在 《中國夢·我的夢——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上,楊洋 、迪麗熱巴攜手演唱電視劇 《你是我的榮耀》片頭曲《煙火星辰》。致敬最可愛的中國航天人員,在舞台呈現上,利用XR技術模擬太空環境,從室內到室外場景轉換間,兩人彷佛置身在星辰大海之中,甜蜜對視間讓人不由得夢回《你是我的榮耀》的追劇時光。

「集中展示網絡視聽行業一年來的精品創作成果、創新發展成就。」作為科技驅動的網絡視聽行業,對於一場晚會的首要解題思路便是將未來科技融入藝術表達。這也使得《中國夢·我的夢——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顯得格外特別。

《中國夢·我的夢——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和八大視頻平台聯合承辦。技術流的網絡視聽年度盛典長什麼樣,便更加引人注目了。

騰訊視頻演播技術中心總監常樹磊介紹,導演組對於晚會的技術呈現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執行上,安全為第一要素,安全制播為首要任務;在設計上,要具備新穎、科技及未來感的元素;在視覺呈現上,要具備多維度呈現舞台表演者風采的技術能力。

為此,騰訊視頻演播技術中心為此次盛典針對性地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通過運用多維度的特種設備拍攝系統,如輕型軌道、升降軌道、天眼、搖臂、斯坦尼康、大型三維索道等,為盛典的舞台創新設計效果提供更多的呈現手段。

從以舞台技術與跨屏互動的形式展現《山海情》,到以紅色水墨視覺營造氛圍感的《點睛》再到融合了AR技術的相聲《逗笑對春聯》,可以看出,通過多項技術和製作支持,年度盛典現場的科技氛圍可謂拉滿,在擴充藝術想像空間的同時成就了一道差異化的內容景觀。

多平台融合,準直播錄製

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芒果TV、快手、抖音、嗶哩嗶哩、咪咕……晚會上,出現了多達8家視頻平台的身影。

談及此次技術上最大的挑戰, 騰訊視頻演播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彭帥認為,「對於技術團隊而言,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有效地解決8家平台不同節目差異化的技術需求。」

為此,技術團隊需要先行匯總各方具體技術訴求。以AR渲染系統為例,演播技術中心提供AR渲染系統以及多機位的跟蹤系統, 團隊需要根據不同節目的AR需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虛擬機位的調整,以及完成對應虛擬工程場景的讀取和調試。這對於以往的節目製作而言,在流程把控和技術實施上都是極難的。對於自帶渲染系統的視頻平台,演播技術中心本著共享高復用的原則提供完善的鏈路接口和數據協議,讓節目之間形成無縫的接駁,從而支撐起整場節目內容的無縫連結。

不止於此,除去系統技術層面的考驗,還需要保證舞台的效果呈現。據悉,此次年度盛典,各家平台都有定製的藝術或者舞美裝置。

騰訊視頻的《飛天》節目更是融入了知名藝術家設計的藝術裝置, 而這個「小小的藝術裝置」自重高達1.2噸。「怎麼解決裝置的運輸、拼裝、快速進場等,我們都需要提供合適的技術解決思路。而如何在舞台上完成與燈光、拍攝系統的融合,從而實現完美的視覺呈現效果,這些都離不開前期完善的技術規劃。整體來說,累計的項目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合適的解決方案。」彭帥說。

據介紹, 此次年度盛典採用360度圓形舞台,對於機位的布設要求極高。就此,演播技術中心運用了輕型軌道系統、天眼系統、搖臂系統、升降軌道系統、斯坦尼康拍攝穩定器、大型三維索道AR拍攝系統、無線控制傳輸系統等特種設備,為視覺創新提供了實驗空間。尤其是對於特殊機位的拿捏,常樹磊直言絕對是技術實現上的一大挑戰, 「要保證不穿幫,要保證機位都給得到裝置、演員,還要保證內容的精彩性,這裡面難度還是有的。」

儘管類似節目的現場操作極為繁瑣,但演播技術中心全程以準直播的標準進行製作。據常樹磊介紹,即便整台晚會涉及平台多,藝人、嘉賓的時間需要協調,錄製仍採取直播標準,爭取「一遍過」。而考慮到錄製結束離播出只剩一周,演播技術中心還要留出時間,為後期製作爭取更大空隙。

正是這一幕後的技術舞台,以整合、梳理、串聯、協助的能力,完美服務於前台的內容呈現,也讓行業看到了八大平台在晚會共創上的更多可能。

科技感、未來感、定製化

打破春節晚會滿屏紅色的傳統套路,沉穩且有科技感的藍色是此次年度盛典LOGO的主色調。據彭帥介紹,針對導演組提出的超現實、未來感的概念,演播技術中心從盛典屬性和宣發層面兩方面出發,最終選擇了代表網際網路屬性的藍色和代表未來感的銀色,這樣具有高級感的色調搭配,呈現出極具網際網路特色的科技感,也為晚會內包裝的風格奠定了審美基礎。

AR、VR技術實現了虛實之間的零秒切換、無縫融合,視覺體驗極具未來感。

盛典片頭以星際穿越為創意靈感,融合了八大舞台上的手機、電腦、高鐵、珠港澳大橋等代表性元素,在輸出未來城市概念的同時,也營造出「網絡視聽平台一家親」的氛圍。這一概念也延續到了串場AR以及相關字幕中,將飛碟、投影、無人機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晚會所展示的劇綜元素涵蓋了八大平台之多,卻也並非簡單穿插相關內容。「針對整台晚會的(劇綜)內容,我們都是重新量身定製、精心打磨的。尤其是在XR呈現上,經歷了精細製作、反覆彩排。」常樹磊告訴「廣電獨家」。

楊洋、迪麗熱巴所帶來的《煙火星辰》便是量身設計的典型代表。在舞台呈現上,二人漫步在xr技術下的宇宙太空,在淺吟低唱間實現虛擬時空的夢幻與現實世界無縫轉換,在虛實相接間拉滿整個表演的沉浸感。

據悉,為了達成虛擬與現實完美結合的視覺效果,技術團隊針對燈光系統、音頻系統、LED屏背景融合系統、視頻切換系統定製開發了綜合控制軟體,能夠實現一鍵觸發、一鍵切換,最終達到聲光電協調統一的效果。

「AI、5G這些的技術都可以拿來做藝術創作,未來的藝術創作是更多的依託於技術實現的。」常樹磊感慨道。的確,此次年度盛典的成功離不開技術的精準賦能,這亦是視頻平台在內容創作上的一大特色。

雙向奔赴,效率加速

「大概1月初的時候,我們拿著以往完成的大小型項目案例,嚮導演組展示了我們團隊具備的轉播系統硬實力,以及虛擬、包裝、數據開發等軟實力,最終促成了本次合作。」談及騰訊視頻演播技術中心與此次年度盛典的結緣,彭帥回憶道。

這樣一拍即合、雙向奔赴的合作,為後續工作的順利推進埋下了伏筆。「我們這一次做的整體設計,導演組比較滿意。從思路到方案基本上都是一次過,後續的成品也大多是細節上的調整。」他說。

以視覺設計為例,在與導演組敲定視覺方向之後不到一周的時間,演播技術中心的設計團隊便交出了初稿。收到修改意見,大概兩天左右就能有一個新版本。「導演組的反饋效率和我們的修改效率都非常高,前前後後改了不下10版,每一次改進的效果都是超預期的。」常樹磊說。

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反覆修改、精益求精,也得益於演播技術中心早期搭建的渲染池能夠讓設計師們在素材庫跨時段、跨地域協同工作,有效保證設計產出的效果與效率,實現了與時間賽跑。

憑藉豐富的製作經驗和人才儲備,才有創作效率上飛躍式的提升。 「如此大體量的晚會我們用了20來天的時間,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了。正是由於過往沉澱的經驗,才能為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也少走了很多彎路。」常樹磊說。

對於演播技術中心團隊而言,時間逝者如斯。「在兼顧其他項目正常籌備、運行的同時,我們集中精力,抽調出精兵強將,著力推進音視頻製作、特種設備的架設與布置、信號與網絡傳輸、AR的設計與渲染。」這支同時推進平台項目及冬奧轉播工作的團隊,有的顯然不只是經驗,還有實力。 「前前後後一共有60多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小夥伴參與到了年度盛典的核心設計、技術工作中,為晚會的順利落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常樹磊告訴「廣電獨家」。

當下,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得益於科技的加成,在藝術表達上有了更豐富的想像空間。八大平台不僅集中回應了大眾之於精品內容的喜愛與熱情,還讓科技感滲透到晚會的各個細節當中,讓「網感」有了切實的表現形態。這場屬於廣大網民的文藝之夜,正是長、短視頻平台攜手帶給觀眾的一份新春賀禮。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8784b566e6e29e20b7c908e08ec2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