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兩天,一些家長群在流傳這樣一條消息:
「衡水一中已經退出歷史舞台,改名泰華中學!」
熟悉衡水教育的人都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衡水一直沒有一中,只有著名的衡水中學。
衡水一中是2014年由泰華集團和衡水中學合作建立的民辦高級中學。
也就是說,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是兩所學校,一個是公辦,一個是民辦。
但自建立之初,衡水一中就和衡水中學有著密可不分的關係,雙方從管理團隊到師資再到教學模式,都保持著同步,人們往往認為它們是同一所學校。
當然,這樣的操作並不合乎現在的規定,公私分離將是必然的結果,傳言有其現實的基礎。
由於沒有正式的消息,所以本文只做一個假設性的探討,在標題中特意加上了「如果」二字。
至於衡水一中改不改名字,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衡水中學分家,完全獨立。
所以,本文對兩所學校仍沿用當前的稱呼。
02
對於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學分家,人們其實最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
將來是衡水一中厲害,還是衡水中學厲害。
換句話說,將來哪所學校能夠真正代表衡水教育,延續衡水教育的輝煌。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家長們未來選擇的方向。
在當前的人才選拔模式下,對於一所普通高中來講,沒有高考成績,一切都無從談起。
哪所學校的高考成績好,哪所學校就會受到家長的熱捧。
所以,我們下面只需要分析一下兩校分家後,兩校的高考成績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即可。
03
我們知道,影響一所學校教學成績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生源、管理和師資。
先說生源。
衡水中學作為公辦高中,招生範圍是本地的優質生源。
衡水一中是民辦學校,可以利用名氣在更大範圍異地招生,即所謂的在全省甚至全國「掐尖」,顯然生源更勝一籌。
但隨著國家對民辦高中異地招生的限制,衡水一中的招生範圍也將局限于衡水本地。
所以從現在的學生「存量」上來講,衡水一中的生源可能偏強,從長遠來看,兩者的生源水平相當。
唯一的變數是,在將來在中考招生中,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學是不是擁有相同的地位。
再說管理。
在學校管理上,兩校一直以來都是完全相同的模式。
而且,之所以讓孩子去這兩所學校就讀,學生家長也是對這樣的管理模式的贊同度比較高。
現在的管理模式已經比較成熟,只要兩校都「蕭規曹隨」,按部就班往下走,管理上不會有大的區別。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學校對教師投入的力度。
衡中的老師收入遠高於當地的平均水平,而這份高收入,是用高強度的工作換來的。
而毋庸諱言,高收入來源於高收費,衡水一中的高收費,才能撐起老師的高收入。
分家之後,作為公辦學校的衡水中學教師還能不能保持以前的收入,這一點存疑。
如果不能保證,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不變,收入卻大幅降低,老師們能不能保持和以前一樣的工作幹勁,這是一個問題。
最後說說師資。
個人感覺,衡中系學校的師資並不是很強,至少和其頂尖的成績並不相稱。
跟大城市動輒就大批量招聘名校碩士博士相比,衡中系學校的師資水平只能算作一般。
個人一直覺得,一所學校高考成績的取得,生源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師資只能排第三位。
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衡中的管理,是先靠管理取得了成績,再靠成績吸引到了優質生源,然後又靠統一備課提高了效率,從師資上講並非其強項。
當衡水中學有編制的公辦教師撤離衡水一中之後,衡水一中的師資水平可能略有下降,但剩下的教師也完全能夠勝任。
更不用說,作為民辦學校的衡水一中,將來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力度去招聘優秀教師,甚至去衡水中學挖人。
所以,分家之後,如果招生待遇相同,生源一致,管理照舊,那麼將是兩所相同水平的學校。
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會從以前的強強聯手變為以後的二強相爭。
04
值得一提的是,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的現象,只是全國很多地方高中的一個縮影。
將來,所有類似的組合體都將會分離,公辦回歸公辦,民辦回歸民辦,形成公辦高中和民辦高中競爭的局面。
誰勝誰負,和宏觀的政策以及具體的管理都有直接關係。
公辦學校無疑會在政策層面得到一些傾斜,民辦學校則在辦學的靈活性上更強。
家長們期盼的結果,當然是公辦學校勝出,那樣,家長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讓孩子就讀本地最好的學校。
反之,如果民辦學校勝出,那麼家長們會寧可多花錢,也讓孩子去民辦學校。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71e3f15fe95825f624bc8ca913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