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廣東梅州一個媽媽發了一個奶奶給剛出生9天的孫子喂米糕的視頻!
視頻中奶奶拿起一個大的瓷碗吃飯,裡面裝著半碗的米糊,這種米糊看起來比較粘稠,這種粘稠度要比6個月寶寶剛開始吃的米糊更粘稠,水分更少!
只見奶奶左手的手肘攬住寶寶的脖子和頭,手掌和手指拿著一個裝著米糊的瓷碗,右手拿著一個瓷勺子,用勺子從碗里舀出大半勺的米糊,就往寶寶的嘴巴裡面硬塞硬灌。
寶寶小小的嘴巴被動地被塞進了米糊,等沒一會寶寶就用自己的舌頭把米糊頂了出來,而奶奶熟練地用勺子把寶寶吐出來的米糊再裝起來,然後周而復始,不厭其煩地又往寶寶的嘴巴裡面送,把他吐出來的米糊再塞回去!
看得出來這個奶奶非常有耐心,奶奶還得意洋洋地說:孩子母乳不夠,所以就給孩子喝一些奶粉,但是擔心奶粉孩子喝了會上火,所以選擇給孩子喂米糊。
家裡面有三個孩子都是這麼吃大的,他們當地的風俗就是這樣子。
02
很多網友看了這個視頻紛紛表示:不能因為省錢這麼早給孩子吃米糊。
但更多的網友表示:奶奶太無知了,還說是當地的風俗,以前孩子的喂養方法存在著很多誤區。
有網友說:以前小孩子的死亡率還高呢!
網友說:非常反感以前怎麼怎麼養,養大幾代人的說法。
確實,很多奶奶在養育孩子中有很多落後的思想,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特別是在喂養上面也有很多不對的地方,比如說孩子很早就添加輔食,再有些奶奶就覺得以前的孩子都是這麼喂大的。
殊不知,能喂大的孩子都是幸運的,有更多不幸的孩子,就因為這樣錯誤的喂養方法而夭折。
之前四川就有一個孩子,20天開始添加輔食,到了5個月的時候體內就長滿了結石,20天不拉尿,後來送到了成都的三甲醫院,醫生做手術才把孩子救治了過來!
第1種:給6個月之前的母乳寶寶喝水
母乳中88%甚至是90%以上是水分,所以孩子喝母乳是不會渴的。
如果孩子在喝母乳的時候,奶奶還是勤快地給孩子喂水,反而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喝母乳,反而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甚至會影響孩子體重身高的增長。
所以孩子在6個月之前喝母乳的話不需要喂水,如果媽媽發現奶奶在給孩子偷偷喂水的話,一定要及時的阻止。
第2種:提前給孩子添加輔食
建議孩子在6個月之前不要操之過急的添加輔食,一旦添加輔食可能孩子過敏的風險會增加,或者是加重孩子胃腸的負擔,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所以沒有特殊情況,孩子6個月再添加輔食。
第3種:一加輔食就加鹽
給孩子製作輔食的時候,一歲之前不需要加鹽,兩歲之前如果孩子能接受不加鹽的輔食也可以考慮不加鹽,如果一歲之後孩子不愛吃的,可以適當的少加一點鹽,一天是1~2克。
第4種:孩子添加輔食之後減少奶量
很多奶奶心裏面都覺得孩子吃飯更容易長高,孩子吃飯更有營養,所以在6個月之後,孩子一旦添加輔食就開始考慮著給孩子減少奶的攝入。
殊不知,孩子在一歲之前主食是奶,一旦減少奶的攝入量很容易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過早吃過多的輔食也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作為媽媽是孩子養育的第一責任人,要學會科學育兒,當發現奶奶不當的喂養行為,一定要及時阻止,千萬不要等孩子生病或者是胃腸受了傷害才後悔!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