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的故事是毒雞湯,還是治療精神內耗的良藥,兩個故事印證

2022-07-28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二舅」的故事是毒雞湯,還是治療精神內耗的良藥,兩個故事印證

「二舅」的視頻突然就火了,很多網友看完都潸然淚下,都說這是治療精神內耗的良藥。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碗毒雞湯。那麼,它究竟是良藥還是毒雞湯呢?

看到「二舅」視頻的時候,我一下就想到我出生的那個鄉。那個鄉里有一種非常流行的習俗,就是喜歡叫別人的綽號,尤其是喜歡叫別人父母的綽號。以此來「賺欺頭」(占便宜的意思)。

那時候,我們村裡有一個小孩,他的父親是瘸子,一條腿短了一截,這是小兒麻痹症的後遺症。走路的時候一偏一倒,一搖一擺的,大概和「二舅」的形象很相似。咱們當地的人,包括這個小孩的同齡人,每次見到這個小孩的時候,就做出「一偏一倒」的姿勢給這個小孩看。做這個姿勢也就是「賺欺頭」,意思是說,你看看我這個樣子,我是你的「老子」呢!

除了對這個小孩兒做這個動作以外,當地人還專門為這個小孩的父親編出一個「四言八句」:「遠看戰馬懸蹄,近看步兵稍息,走路雞公啄米,睡覺長短不齊。」那些搞惡作劇的人,往往等到那個小孩走近的時候,也不看小孩,就在一邊搖頭晃腦唱這個段子,以此來調笑那個小孩。

每當這種時候,那個小孩就非常生氣,他往往把小臉憋得通紅,捏緊拳頭,緊咬牙關,眼中冒出仇恨的火光,甚至不顧一切地上前和人打架。

實際上,後來我查了一下史料,我才發現,這個所謂的「四言八句」,並不是村人編的,而是早就在四川盆地流行了。只不過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版本而已。這個發現也讓我看出,這種拿殘疾人開玩笑,欺負殘疾人的惡習,可不是現在才存在的,而是自古就流傳開來了。

那個小孩由於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因此養成了他暴躁偏激的性格,特別喜歡和人打架,特別喜歡惹是生非。那時候他還在讀書,讀書的孩子,老師是要求不准打架的。但是這個孩子打架的頻率是最高的,不管是別人惹起他打架,還是他主動挑戰別人,總之他成了打架的典型。

老師多次批評他。但似乎越批評,他打得越狠,老師拿他毫無辦法。那時候的老師,當把某個學生毫無辦法的時候,經常使用的一招,就是叫家長。把家長叫到跟前,批評指責家長,讓家長幫助教育。這個小孩的老師也這麼做,也把那個殘疾人叫到跟前。

這個老師是個年輕的女孩子,從來沒見過孩子的家長。當小孩的瘸腿家長走到跟前的時候,這個年輕女老師想到了「遠看戰馬懸蹄,近看步兵稍息,走路雞公啄米,睡覺長短不齊」這個「四言八句」,越看越覺得實在是太形象了,忍不住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

誰知道當老師這麼一笑後,那個孩子再也忍受不住了,衝出老師辦公室的門就跑了。從此以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回過學校。不管他的父親以及老師怎麼勸說,這個孩子都不回來。就算把他拉到教室里,趁人不注意,他又逃掉了。

也許,那個老師當時的那一笑,純粹出於天性,出自於一個年輕女老師愛笑的天性。但是這個女老師沒想到的是,或許正是她這麼一笑,把小孩子心中僅有的一點點希望給笑沒了。他幾乎是在心如死灰的情況下離開了學校,再也不回頭。

離開學校以後,這個小孩兒就開始做各種各樣偷雞摸狗的事情。後來,一開始還是小偷,長大以後,就變成了大盜,後來就被判刑,關進了監獄。他的殘疾父親對孩子無可奈何,也灰心喪氣。同時也因為殘疾,他都不能完全養活自己,晚年過得非常淒涼。

還有一個小孩兒,是我曾經教書的學校的一個學生。小時候,他因為貪玩,爬到了變壓器上,結果一條腿被變壓器燒壞了,最後不得不截肢,他也因此成了殘疾。儘管他家裡很窮,但是政府有關部門給他裝了一個假肢,他得以繼續到學校讀書。另外,社會各界也比較關心他,在各方面資助他。

但是奇怪的是,儘管很多人關心他,可是這個小孩兒就像心裡充滿仇恨一樣,他上課發言的時候,寫作業的時候,以及和同學交談的時候,話言話語中都充滿攻擊性,有一種諷刺挖苦的味道。他的班主任經常做他的思想工作,用社會各界對他的資助來教育他,告訴他,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要懂得感恩。要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社會,做一個善待別人,關心別人的人。可是這個孩子依然我行我素,老師越這樣教育他,他的攻擊性越強。到了後來,他的老師灰心喪氣,放棄了對他的教育。這個孩子和班上的同學的關係也搞得極為惡劣,大家都很厭惡他,甚至嘲笑他。

後來我離開了這所學校,關於這個孩子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很清楚,這個孩子擁有這種偏激的性格,加上他又是一副殘疾的身體,他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當我在看到「二舅」這個視頻的時候,我真是極為震驚。因為「二舅」這個人設,跟我所見到過的那些殘疾人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

「二舅」本來是個高材生,前途無量,但是由於赤腳醫生給他打針,把他的腿打瘸了。當「二舅」腿瘸以後,他的人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照理說,他的內心應該是充滿仇恨的。但是「二舅」和我前面講的兩個孩子的行事作風截然不同,他沒有放棄自己,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面對生活。甚至對那個曾經把他打殘的醫生,他也是一笑了之。

他無法結婚,好不容易有一點愛情,也被家人「善意」地扼殺了。最後只能領養孩子。但是他依然沒有抱怨,而是細心的把這個孩子養大。

後來,他又學會了木工活,依靠木工活養活自己。等到他娘變老的時候,他又細心照顧他的娘。同時,還不斷幫助村裡的其他人。儘管他的能力很微弱,但是他依然不放棄這種幫助的努力。

很多網友覺得「二舅」之所以治癒了自己的精神內耗,是因為「二舅」哪怕遭遇了社會的不公,比如被赤腳醫生打壞了腿,比如沒有領到殘疾證等等,但是他從來不抱怨,而是積極面對生活。對這個社會也不是充滿仇恨,反而用良善的眼光看待別人。這實在很不容易!

實際上,由於生活壓力太大,我們很多人心中是充滿戾氣的,覺得社會對自己不公,覺得社會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覺得自己沒有獲得公平和正義。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他們一出生就意味著自己獲得的資源非常有限,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拼搏。但哪怕努力拚搏,由於條件有限,依然無法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獲得很好的成功。因此心裏面難免充滿抱怨和憤怒。

回過頭來再看看「二舅」,「二舅」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不抱怨。也許他在心中也是充滿抱怨的,但是他明白這種抱怨,對自己沒有用。社會並不因為你抱怨而對你更寬厚,反而因為你在抱怨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別人,讓別人覺得你品性很壞,因此不願意再幫助你。就如同我前面講到的兩個孩子一樣。

我不知道「二舅」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生活態度?他在生活中難道沒有受到嘲笑嗎?當他受到嘲笑的時候,他為什麼能夠隱忍下來。說到這點,讓我想到了歷史上的舜。他被弟弟、後母和父親折磨,殘害,但是他始終「以德報怨」,而舜因此成為聖人,成為族群的領袖。也許,「二舅」雖然很平凡,但是他的身上有著聖人的品質。

應該說,幸喜得社會上還有「二舅」這樣的人,他給所有的殘疾人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所有的殘疾人認識到,當自己身體殘疾的時候,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姿勢面對這個社會。就算自己的身體是搖搖晃晃的,但是只要心中有一根豎直的端正的標杆,那麼,他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生根立足,永遠不倒。

如此看來,關於「二舅」的故事,究竟是毒雞湯,還是治癒精神內耗的良好,其實已經不言而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0c93089b135fa336b5259cafa19d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