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丨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村民李玉花——峽谷里的「彩虹護林員」

2024-10-20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一場秋雨後,獨龍江峽谷煙雲蒙蒙,群峰透綠。山徑樹影間,身披七彩獨龍毯的李玉花和同伴們鑽山溝、進密林,開始了巡山護林路。

巡山護林、宣傳防火知識、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中藥材、制止亂砍濫伐,是李玉花的日常工作。2016年,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李玉花被選聘為獨龍江鄉迪政當村生態護林員,有了穩定的收入。她努力強化體能訓練,刻苦學習攀岩、過河等技巧和森林防火知識。每次巡山,她都要走在前頭,鍛鍊自己的腳力、眼力和耐力,注意觀察山林里的動植物,向身邊同事、向書本學習,掌握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名錄,了解管護區內分布的動植物情況。8年來,李玉花日復一日穿梭在崇山峻岭間,走訪群眾、開展護林防火宣傳100多次,粘貼警示標語、標牌等300多張,為農戶野生動物肇事受災情況走訪、照相、登記80餘次,管轄區域內無偷砍盜伐、偷捕盜獵、森林火災等情況發生。

因為喜歡身披色彩斑斕的獨龍毯,李玉花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彩虹護林員」。2021年3月,李玉花被中央宣傳部、國家林草局、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授予「最美生態護林員」稱號。從開荒種地的貧困戶到最美生態護林員,李玉花找到了自己的奮鬥方向。「現在,毀林開荒、非法捕獵現象沒有了。林木一年比一年茂密,江水、河水越來越清澈,野生動物也多起來了。有時熊、猴子還跑到村寨里呢!」談到家鄉生態環境的變化,李玉花滿臉自豪。

巡山工作之餘,李玉花自學林下經濟作物種植、管理知識,向致富能手取經,種了十幾畝草果、黃精、重樓和葛根,養了十幾箱中華蜂。依靠林下養殖業和護林員收入,2018年,李玉花摘掉了貧困戶帽子。她把自己的產業脫貧經驗分享給鄉親們,引導村民們學習特色生態產業種植養殖技術。

夜晚,李玉花家裡,「吱吱嘎嘎」的機杼聲響個不停,明亮的燈光下,李玉花與獨龍毯非遺傳承人、母親李文仕領著村裡的婦女在院子裡編織獨龍毯。近年來,獨龍江鄉旅遊業紅紅火火,純手工編織的獨龍毯深受遊客喜愛。李玉花聯合其他村的織女創建了獨龍毯合作社,吸納170餘名獨龍族婦女,與上海素然服裝公司和因木(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將現代化的配色理念與獨龍族的古老編織技藝融合,讓民族特色與時尚接軌,編織圍巾、小枕頭、背包、披肩等獨龍毯產品,為廣大獨龍族婦女找到了一條「家門口」創業增收路。

「守護好綠水青山,守護好祖國邊疆,發展好生態產業,編織出更好看、更漂亮的獨龍毯,讓鄉親們過上更好更幸福的日子。」李玉花對未來的生活信心滿滿。

撰文:李壽華

來源:雲南日報

資料: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信息員:羅紅菱

編輯:陳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505f31b20d6df1b05e6e5a7c907a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