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舊與大串連

2022-09-29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舊與大串連

1966年9月29 日, 全區第一批師生代表赴北京。

地點:

九江

類別:

政治

破四舊期間,雙峰小學被改名為紅衛小學,圖為師生們在雙峰北院改校名 圖源:張廷

1966 年 9 月 29 日,全區第一批赴京的教師和學生代表 5300 餘人,先後由九江、德安乘火車前往北京接受檢閱,並赴外地串連。

資料來源:九江市志

雖然很多當事人仍然在世,但那段的歷史無論是整體還是細節都已模糊。本系列有過記述這段歷史的兩篇文章,見《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2月22日 · 奪權》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4月21日 · 成立》,兩個事件都很重要,文章卻寫得極簡略,就是因為手上的資料實在太少。雖然這段歷史卻特別難講述,但筆者依然嘗試做些記錄。

本篇講述 1966 年下半年發生在九江(也是全國)的兩件大事:破四舊和大串連。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多處缺少主語或姓名。

首先講述事件的背景,不少年輕的讀者對這段歷史並不了解。文革的起點是 1966 年 5 月 16 號,即《五一六通知》,5 月 29 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紅衛兵組織。6 月 18 日宣布高考被廢除。8 月 8 日,發動文革的決定(後來簡稱《十六條》)被公布,標誌著其全面開始。「十六條」中的第九條規定:中等學校放假鬧革命,直到明年暑假。在此前後,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破四舊」運動。

破四舊運動中,都昌縣城東街改名為紅旗街 圖源:張廷

「四舊」即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與「破四舊」相對應的是「立四新」,意指「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破四舊運動最初的重點在破除某些舊的文化傳統和習俗,如更改商店、街道的名稱等,隨後發展到焚燒古典著作,搗毀文物字畫,破壞名勝古蹟等。

據《九江市志》等記載:7 月 18 日,江西中醫學院、雲珠中學的「紅衛兵」及雲山墾殖場部分職工 2000 餘人擁上雲居山真如寺「造反」,千年文物古蹟遭到嚴重破壞。

8 月上旬,「九江紅衛兵指揮部」成立,能仁寺、煙水亭、天花宮、小喬梳妝檯等名勝文物單位楹聯、匾額、碑刻被毀。煙水亭陳列的部分文物及能仁寺鐵佛丟失。被視為「有毒」的古書古畫及古裝戲服以及家俱被焚。一切被視為牛鬼蛇神的住宅遭查抄查封,許多道路、商店傳統名稱被改成體現有「革命」意義的名稱。

正在搗毀能仁寺佛像 圖源:張廷

8 月下旬,宣化宮(琵琶亭遺址)、濂溪墓及太平軍炮台均遭嚴重破壞,浪井被填塞。湖口縣明嘉靖年間始建的鞋山寶塔被炸毀。星子縣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嘉靖牌坊」、「觀音像碑」、明代「梯雲塔」及縣城六座牌坊被毀。

到了 8 月底,全國興起了「大串連」活動。「大串連」是以大中學生紅衛兵組織或個人為主體,在全國範圍內免費乘車(或步行)、接待(食宿),互相串連、交流和宣傳的活動。

大串連期間的免費乘車證 收藏人:張廷

9 月 5 日,通知要求組織外地高等、中等學校學生代表和職工代表來京參觀、學習運動經驗,交通、生活補貼由國家財政開支。坐車、乘船不要票,吃飯、住宿不花錢;騰出各大中小學校的宿舍、機關單位工廠房屋開設接待站。

據《九江市志》記載,九江市第一批出發的師生有 5300 人,時間為 9 月 29 日。據永修史料記載,該縣第一批赴北京學生有 200 餘人,出發時間為 9 月 18 日。

大串連期間的免費乘船證 收藏人:張廷

串連從單一的以北京為目的地,到開始向南京、上海、成都、武漢、廣州、長沙其他地方輻射分流,也出現部分工人、幹部離開崗位參加大串連。在江西,大串連的主要目的地是井岡山。由於交通工具已難以承載,很多人選擇徒步串連。

黃梅縣徒步串連介紹信 收藏人:張廷

大串連在 1966 年底達到高潮。1967 年 2 月 3 日、3 月 19 日,兩次發出停止全國大串連的通知,各地接待站陸續撤銷,串連逐漸減少,但學生依然能免費乘車、免費吃住。

1967 年 8 月,「就地鬧革命」的號召發出,10月,發文要求「複課鬧革命」,大串連活動才基本結束]。

大串連期間的餐票與借據 收藏人:張廷

如何抑制群眾們串連的熱情?很多講述這段歷史的文章中並未進行詳細介紹,九江文史專家張廷老師提供的兩份資料很有意思。一份是江西省商業廳發出的,時間為 1967 年 2 月 3 日,正是中央發通知的那一天,該通知強調我國是個社會主義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窮國,因此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通知要求停止將布票借給外出串連的師生。

省商業廳通知(部分) 收藏人:張廷

另一份通知更有意思。這份由九江縣革委會於1968 年 12 月發出通知,該通知稱,師生們在外地串連期間,所借的錢、糧、物的借據已經匯總到本縣,按規定應予以歸還,故要求各公社辦理對個人的催收手續,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九江縣革委會通知(部分) 收藏人:張廷

1966 年九江的故事,就到這兒了。1967 年的混亂,實在是不好講,以後再說吧。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aa456defc72714fe93a3dea0358a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