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俄烏衝突又一次迎來升級,不僅是因為俄軍已經發起新一輪進攻,還因為拜登突然訪問烏克蘭,並為烏軍送上5億美元援助。作為回應,普京則直接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讓本就危機的衝突再次出現外溢風險。俄羅斯把話說得很明白,如果美國想讓俄方戰敗,那俄方將使用核武器在內的所有手段反擊,但想要停戰也很簡單,只要美國立即停止援烏。
簡單來說,要打還是要和俄羅斯都奉陪到底,可能會有人問普京為何如此自信?俄方強大的軍工實力給了他底氣。或許在西方看來,俄羅斯的軍工已經因為西方的封鎖打壓元氣大傷,得不到核心的零部件還怎麼生產武器裝備?但事實證明西方還是小看了俄方的軍工實力,如今其軍工業已經「滿血復活」。近期,俄方一處軍工廠的生產畫面被曝光,從畫面中可以看到,該廠生產線上的武器一眼望不到頭。
從T-90M坦克到BMPT「終結者」戰車都在排隊生產,就連大名鼎鼎的四代坦克T-14「阿瑪塔」也在流水線上,這足以看出俄羅斯的軍工生產實力。而除了裝甲戰車外,俄方其他軍工廠還在加速生產蘇-57、米-28以及卡-52等軍機。飛彈和炮彈更不用說,俄羅斯馬上就會開始大規模交付「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這些還只是俄軍工廠生產的部分武器,為了保證前線俄軍的武器供應,俄國防部用一年的時間就生產了原本需要三年才能生產出來的武器。
這足以說明俄羅斯軍工的潛力。而今年,俄方還將繼續開足馬力生產,繼續與美國、北約耗到底!俄羅斯這邊幹勁十足,但北約那邊的日子卻比較難過,雖然美國的軍工廠也開始加速生產,並要求工人「兩班倒」工作,可產量還是不夠烏軍消耗。一座軍工廠可月產量1.1萬枚155毫米彈藥,但烏軍一天就要發射5000枚到7000枚,有時候甚至達到1萬枚,這讓北約各國的軍工廠都面臨巨大的生產壓力。
在這種壓力之下,不少北約國家開始懷疑俄羅斯是得到其他大國的支援才能獲得如此充足的彈藥,但這完全是在自欺欺人,其依舊不願意正視俄方的軍工實力。而難怪普京自信,北約這麼多國家加起來都耗不過俄羅斯,烏軍還怎麼打?本來其就是靠北約的援助才能與俄軍抗衡到現在,若失去援助,根本無法招架俄軍的全力進攻。所以奉勸烏克蘭還是儘早認清現實,別再做無意義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