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婚後,一天接待了17個媒人……

2019-06-27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作者|楊小米 編輯|君君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大家都知道,一個村莊中有很多戶人家,彼此也沒什麼大秘密。誰家有事情,大家都很清楚,加上每一家又有很多親戚,這就連成了一張網。

這幾年,農村彩禮錢越來越高,但我發現錢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而是錢背後反映的很多問題,就是農村適齡的男孩多於女孩,男孩很難找對象。

從某種程度上,這種情況對女孩是好事,讓她們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的心裡會失衡,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糟糕。

趙萍,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沒有讀高中和大學。去年,她離婚了,孩子給了前夫。然後,她爸媽一天接待了17個媒人,都是幫她介紹對象的,她非常搶手。

這種現象不是個例。我聽媽媽講,只要女孩離婚,可能剛有一點苗頭,媒人就馬上跑家裡說了。的確,很多找不到對象結婚的人,一點也不在乎女方是否結過婚,是否帶孩子?只要能娶上媳婦就行。

其實,趙萍離婚真是因為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她和朋友一起去KTV唱歌,結果她騙老公說去上班了。你說巧不巧,她老公正好也去KTV,在門口看到她的車了。

老公沒有冒然去找她,就給她打電話,回到家兩個人吵架,吵得非常厲害,一氣之下,她說要離婚。前夫不想離,可在氣頭上的趙萍像發瘋了一樣,必須離,馬上離。前夫也氣壞了,離就離。

對於離婚這事,她媽媽是支持的,「離婚怕什麼,大不了找一個更好的。」

確實,離婚真不用怕什麼?現在的女孩子在農村真的很搶手。

趙萍的前夫真是一個差勁的人嗎?

這個還真不是,他沒什麼惡習,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很踏實能幹,一年賺錢雖然不多,在農村絕對是中上家庭。公婆也挺能吃苦,家裡種很多地,還幫她看孩子。

那她為什麼不滿意呢?說起來都是小事,她覺得老公情人節不送花,對她不噓寒問暖……

吵架時,她經常會說很難聽的話:「不行我們就離婚,離婚後,你反正找不到老婆了。」

的確,在農村,帶一個男孩、離過婚的男人再婚確實要困難得多,需要一大筆彩禮不說,男人各方面條件也要很不錯。

趙萍的媽媽心態也有問題,只要趙萍吵架了回娘家,她都要把女婿罵一頓,而不是勸著雙方和好。她還給趙萍說:「怕他幹嘛,你這麼年輕,想再找也容易。」

這樣的事情,我聽說了不止一件。這兩年,我真沒有聽說家裡哪個婆婆刁難媳婦的,一般都是婆婆如何伏低做小,大氣不敢出。

對於男人,遇到一個明事理的好岳母太重要了,和一個女人有一個明事理的婆婆一樣重要。媽媽對女兒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我有一個同學,也在上海工作,她哥哥在農村,沒有讀大學,孩子讀幼兒園了。現在她生孩子了,婆婆身體不好,想讓媽媽幫著照顧一年。結果嫂子不同意,「你去了上海,誰做飯,誰接送孩子?」

同學的媽媽嚇得就不敢來,後來,她提出來能不能給媽媽一個月3000塊錢工資,這個錢就給小侄子當零花錢了,嫂子才同意了。

其實,同學也請阿姨了,只是想著看孩子,還是有家裡人好一些。

為什麼婆婆不敢?因為媳婦動不動就拿離婚威脅,現在的農村找媳婦太難了。

我家阿姨的堂哥有四個女兒的,離婚三個了,但堂嫂一點都不在乎,大不了再找,還能多收一份彩禮錢呢!至於孩子,女兒是否過得幸福一點都不在乎。

這也是市場規則,你比較搶手,議價空間就大,也可以讓對方重視你,你也可以提出很多條件。

可是從婚姻、家庭經營的角度來講,這顯然不可取。娶老婆娶一個老佛爺回家供著,時間久了自然會影響家庭關係。

一方面,女人社會地位的提高,離婚率增加,我認為這是好事。很多女人,不用在婚姻里委屈求全;遭受家暴,或者對方就是不想過日子,這些情況可以選擇分開,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離婚時面對的心理壓力也小,家長見多了,也會表示理解。

另一方面,我覺得一定要警惕自己內心過度的優越感。

這個優越感有一點是好事,讓自己更自信,不會妄自菲薄;但是優越感太強,覺得對方配不上自己,就應該為自己做這做那。做不到的話,哪怕換一個家庭,又如何呢?

很多家庭問題,不是換一個人就可以的。

拿我個人來講,總體上事業做得不錯,經濟獨立,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哪怕單身,也不怕找不到對象。

平常,我和劉先生也會吵架,也會有矛盾,但我不會一吵架,就對他說:「我們離婚,我找一個更好的去。」

這不是作死的節奏嗎?

什麼叫更好的呢?更有錢?更願意把你當老佛爺供著?

一個人在做出決定之前,都要好好想一下這個問題。

趙萍也是,她是我同學的姐姐,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趙萍去北京找同學散心。同學和她好好聊了聊,先問她一個問題:「姐,你外面有人了嗎?」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那你還想嫁人嗎?」

趙萍說:「想嫁人,不想一個人過。」

「那你還想生孩子嗎?」

趙萍:「我不想再生了。」

同學說:「如果你不想生了,找一個沒有小孩的,人家可能不會願意。找一個有孩子的,你願意照顧嗎?既然你都不考慮自己孩子,想必對方的孩子也是不願意要的。」

同學都沒有聽趙萍說,接著說:「你離婚,如果是姐夫人不好,家暴,對孩子不管不顧,你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你帶著孩子離婚。即使咱媽不支持,我都支持,也願意幫你養孩子。

可是,現在的情況呢?每次你都說,現在男人難找老婆,對方應該如何如何,那你為家庭又做了什麼?雖然你也有工作,可是下班開著車和朋友聚會,對孩子又管了多少?你到底是應該離婚,還是應該反思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

趙萍想要辯解兩句,卻不知道說什麼。

同學並沒有打算就此打住,繼續問:「姐,你對自己做過評估嗎?以你的情況,條件好的男人,願意娶你嗎?也有可能找一個年齡大很多的,你還不是要去伺候對方?那麼比你小的,找對象困難的,那你覺得這些人有姐夫的條件好嗎,有他對你好嗎?」

最後,趙萍回老家時,同學對她說:「不要聽咱媽瞎說什麼,她目光短淺。如果姐夫想要復婚,你矯情兩次就同意吧。如果不來找,那就算了,你好好工作。」

回去之後,趙萍帶孩子出來玩,每次接孩子前夫都在,她說話也很客氣了,也沒有像以前一樣,每次開口,就像吃了槍藥一樣,讓對方沒辦法張嘴。

畢竟,兩個人沒有原則性問題,前夫提出來復婚,趙萍扭捏了幾次,也就同意了。

當然,現在還是和以前一樣,趙萍在家裡有地位,但態度好多了,就改變了一些,家庭關係就好了不止一點。

其實哪怕是親姐妹也差距挺大的,趙萍的妹妹,也就是我同學。

後來我們又說起這件事情,「如果我姐是一個靠自己生活很好的人,我也不會說勸什麼了。可你看,她讀書時就不能吃苦,覺得讀書太難了,隨大流去打工了,也就不閒著的程度吧。現在在商場賣衣服,業績也馬馬虎虎。她人不壞,就是耳根子淺,加上大環境如此,容易受影響。」

的確,比起優越感來,有自知之明最重要。

楊小米 :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四年心理學科班出身,專注自我成長和情感解讀,已發表近百萬字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w_2sBmyVoG_1Z1d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