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細節,B-17「空中堡壘」的里里外外

2022-05-22     小慕說熱點

原標題:驚人的細節,B-17「空中堡壘」的里里外外

二戰期間,對德戰略轟炸的主力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分別在三個地點生產: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波音工廠,生產代碼為BO;加利福尼亞州長灘的道格拉斯公司,生產代碼是DL;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的洛克希德工廠,生產代碼是VE。這些代碼都會在每架飛機的機尾上出現。每個工廠都由不同的分包商提供設備和預製組件。雖然受同一套生產流程所管制,但實際生產和供應商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細節差異。

這是一張非常有趣的彩色照片,三位裝配工正在後機身安裝設備。雖然美國空軍的官方技術指導規定機身內部不用上漆,但這些提供給波音公司的縱向梁已經塗上了底漆。另請注意,炮手腳凳的支撐件均已塗底漆、打上了印章。

這張照片顯示了 B-17F-10-BO 序列號 41-24485「孟菲斯美女」號修復後的駕駛艙。裡面塗上了暗綠色漆,而操縱杆底部則裹著一層帆布。

一張在B-17B 內部的罕見彩色照片,應該是左舷腰部炮位。

B-17E 內背景中的圓柱形物體是一個化學廁所。

一名身穿全套飛行裝備的機腰炮手。在高空飛行時你需要氧氣和電加熱的飛行服,因為體溫過低和缺氧是致命的。這名炮手還穿著圍裙式的「防彈夾克」,以減少敵人彈片造成的傷害。 但你可以看見機艙內是多麼狹窄,幾乎沒有空餘的空間,槍手們就這樣擠在一起。

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並不順利,總會遇到很多梅塞施密特戰鬥機的攔截,因此B-17炮手們的彈藥消耗量非常大。每次出發之前,他們都會儘可能多帶一點。

這是B-17G 機頭內部的照片,裡面覆蓋著橄欖色或深綠色帆布,這是隔音棉的一部分,有助於降低駕駛艙內的噪音。

這是一架B-17G內部的彩色照片。該機攜帶了AN/APS-15雷達。當目標被雲層遮擋時,這些被用作探路者。接收設備安裝在艙壁前方的無線電艙內。

這是B-17上面的坐墊,它們也可以用作漂浮裝置。

B-17E機頭位置的導航員繪圖桌似乎是在鋁製框架上鋪了一層黑色琺琅。在他座位旁邊是一挺白朗寧 .30 口徑機槍。照片中可以看到四個額外的安裝插座。

這是後期型B-17G的投彈手位置,左右兩側是導航員的 0.50 口徑機炮,其膠合板彈藥箱安裝在右側地板上。導航員的桌子也是用膠合板製成的,位於左下角。艙壁前方沒有安裝隔音材料。

這是B-17C的駕駛艙。飛行員座位背後是氧氣瓶。

從B-17E炸彈艙向後看, 安全線已經到位,好讓機組人員保持在炸彈架之間的狹窄通道上。

這是B-17的無線電艙

地勤人員正在為41-2405號轟炸機裝彈。出於保密原因,機鼻中的諾頓瞄準器被蓋起來了,儘管此時日本人在爪哇島已經完整地繳獲了幾個諾頓瞄準器。請注意連接到機頭左舷皮托管的接地線,這是為飛機裝彈或加油時的必要預防措施。

機腰炮手和機腹炮手三人正在趁機喝牛奶和吃三明治補充一下能量。機艙狹小的空間影響了三人的工作效率。機腹此時使用的是斯佩里遙控炮塔,透過潛望鏡捕捉目標讓機腹炮手感到頭暈目眩。

早期型空中堡壘的機鼻機槍僅為0.3口徑,德國人和日本人很快發現了這個薄弱位置,因此常對這個方位發起攻擊。在更新型號被生產出來之前,機組人員只有在有機玻璃上安裝支架以增加機槍數量和火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a69188d4510a0688ff3ddc4906ac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