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衝突,家長您了解嗎?

2023-11-11     園長幼師通

原標題:幼兒園是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衝突,家長您了解嗎?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

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如何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書本上可能沒說,但卻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和父母需要真實面對的問題。那麼,幼兒老師應該怎麼辦,家長又應該如何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呢?

幼兒園裡的「矛盾」,如何處理?

老師「四步」處理法則

法則一:觀察法

當幼兒園的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老師不要急於介入和干預。首先要做的是:不動聲色的觀察幼兒行為。

一方面,關注衝突矛盾發生的原因,了解衝突過程。

另一方面,也給幼兒一個自己解決矛盾的機會,做到既關注又不干預的程度。

法則二:傾聽法

當幼兒無法自主解決矛盾時,教師應當適時介入,充當起一位「傾聽者」的角色。傾聽矛盾雙方對於該事的想法,也要傾聽旁觀者對於事件的說法。

法則三:引導法

通過前兩步的行為,老師應該對事態已經有了大概的掌握,這時,老師需要充當一個引導者。幫助孩子正確對待衝突,引導幼兒思考並解決矛盾,掌握此類矛盾的處理策略,下次發生類似情況,應該知道如何自己解決。

引導方法:

方法一:角色互換

首先讓孩子說出各自的理由,然後再讓他們角色互換想一想,如果你是對方,你覺得這樣做對嗎?從中引導幼兒理解對方,懂得與同伴交往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也要體察別人的態度和情感。

方法二:比較法

讓幼兒把自己的行為同某一行為準則或其他小朋友的表現進行比較,讓幼兒自己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對還是錯,找出解決的方法。

方法三:規則決定法

一些簡單的,是非難辨的衝突,如兩名幼兒同時看上一張小椅子,引發椅子大戰。這時,可以引導幼兒用一些他們集體認同的規則來解決,如剪刀石頭布、輪流、主動放棄利益補償等等,小年齡的幼兒,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方法往往更能讓他們信服。

法則四:演練法

老師可以在平時設計一些衝突場景,引導幼兒討論、模擬扮演。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

在這樣的演練遊戲中,孩子既掌握了扮演遊戲的樂趣,又掌握了矛盾衝突的處理方法。

家長「四步」處理法則

1、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受到委屈的孩子,會急需父母的安慰與幫助。

家長不要用責備的語言訓斥孩子,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個釋放壓力的機會。

一個擁抱、一個親吻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就在身邊,一方面,避免導致情緒失控事態升級,另一方面,感受到安全釋放心理壓力。

2、不要教孩子「以牙還牙」

「他再打你,你就狠狠地揍他。」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矛盾衝突,擔心孩子受到欺負,會這樣教唆孩子,或者直接介入孩子之間的糾紛,替孩子「出氣」。這種做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以牙還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會給孩子一種用暴力解決問題的錯覺,還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不利於今後的成長。

3、幫孩子分析發生矛盾的原因

家長安撫下來孩子的情緒後,可以和孩子好好了解一下事件經過。然後幫他分析其中的原因,反問自身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對方是無意還是故意傷害自己,搞清真相後再採取相應措施。

幼兒園的孩子社交技巧不足,家長可以教給孩子這些所缺失的,幫助寶寶認清自己應該注意的地方,並在今後與夥伴的相處過程中加以改正。

4、教會孩子提前規則

家長在平時應多鼓勵孩子與其他夥伴交往,幫助孩子增進自身人際關係,避免過多干涉孩子的人際關係。

另外,在家時,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身體躲避互動類小遊戲,訓練寶寶敏捷的身手,學會在衝突不可避免時的最大自我保護。

幼兒園的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

平日裡的矛盾衝突不可避免,

但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

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孩子的成長,

需要家長老師校園的共同守護。

家園共育,

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92f570fd15a95912dd21edc7f6b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