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常見漢字看似簡單,但99%的人都可能會寫錯

2019-09-10   魚知吾

漢字博大精深,一筆一划都凝聚著祖先的心血,一筆一划皆有來歷。我們作為後人,切不可臆造,必須深刻理解漢字的含義,才能認真寫好規範字!

第一易錯字,是哪一個?還真不是那些罕見的生僻字,也不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而是感冒的「冒」、冒險的「冒」!

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冒」字上面就是個「曰」,下面是個「目」。錯就錯在這裡,「冒」字的上面並不是「曰」,而是「冃」。

這個「冃」就讀mào,它與「曰」的區別是,下面那兩橫不與別的筆畫相連。

古文字中的「冃」是個象形字,就是畫了一頂古人的帽子,那兩橫是帽子上的裝飾物。

最早的「帽」就是「冒」,並沒有那個頭巾的「巾」。因為一個「冒」字還表示別的義項,負擔太重了,後來人們又給「冒」加上「巾」,造出個形聲字「帽」,「冒」「帽」分工。「冒」專管「向外透出」等意義,「頭上的帽子」這個意思交給「帽」專管。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帽」字的演變歷程是:冃-冒-帽。

「周」字「口」上部是「土」,而不是「士」,是不是已經寫錯了很多年?

「肺」字右邊不是「市」字,而是一豎到底!

「尷尬」左邊不是「九」,而是「尤」字少一點。左部分寫成「九」就尷尬了!

「黃」字中間是「由」字,而不是「田」字。

「考」下半部分,那是「巧」的右半部分,所以應先寫橫,然後豎彎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