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情況真不建議吃螃蟹,但很多人不知道...

2024-10-31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古人有詩: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說的就是這深秋時節肉滿膏肥的螃蟹美食。

然而關於吃螃蟹,很多人會有些疑問,比如

生螃蟹能不能吃?

痛風人群能不能吃螃蟹?

螃蟹死了能不能吃?

吃完螃蟹為啥突然得胰腺炎了?

……

本期,疾控君就來給大家解答。

生螃蟹能不能吃?

曾有媒體報道,一男子生吃了螃蟹腿,隨後出現胸痛的症狀,結果被醫生確診感染了肺吸蟲。

肺吸蟲病是一種食源性人獸共患病,生食或半生食螃蟹等生鮮,或者飲用生水都可能導致該病發生。肺吸蟲病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肺吸蟲寄生於肺部,常表現為 咳嗽、胸痛、咳鐵鏽色痰等;另一種是寄生於腦、脊髓、腹腔、腸、腎、皮下等組織,會引起相應臟器受損。

所以, 生螃蟹(包括醉蟹)不建議吃

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螃蟹?

河蟹嘌呤含量為 147 毫克/100 克,屬於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痛風及高尿酸血症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中提到,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 最好避免攝入螃蟹這種甲殼類食物。

咱們一般人群平時也得注意, 不建議長期大量酒類配螃蟹!酒精進入人體後會使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同時再搭配著高嘌呤的螃蟹一起吃,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

吃螃蟹,「胰」定要當心!

3個月前,杭州一位25歲的姑娘小慧在 體檢時查出患有膽囊結石,而她並未重視。10月20日,小慧在家庭聚會中一連吃了4隻螃蟹。飯後不久,她突然感到腹痛難忍,被緊急送往醫院。根據各項檢查結果,結合小慧患有膽囊結石的既往病史,醫生診斷她正是因為進食大量螃蟹而引起了急性胰腺炎。

人體分泌的胰液含有用於消化蛋白質和脂肪的酶,過量進食螃蟹這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及膽固醇的食物,易導致胰液大量分泌。 若因胰管引流不暢(如被膽結石堵住),會造成消化酶排泄出現障礙,就會導致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中因膽囊結石引起的 約占40%-50%。膽囊結石下行,會導致膽汁經通道反流入胰管或卡在膽管和胰管交接處,就會導致胰液排不出來,進而引發胰腺炎。

螃蟹怎麼吃才健康?

01

選鮮活的螃蟹

螃蟹(特別是河蟹)死後可能產生有毒物質,如 組胺等,可引起食物中毒。

攝入過量的組胺時,會引起頭疼、噁心、呼吸困難、心悸、紅疹、高血壓、嘔吐等過敏性中毒症狀,嚴重時還可導致休克,危及生命。

02

最好清蒸

螃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清蒸可以減少不飽和脂肪酸(比如 DHA)的損失。如果覺得清蒸沒味道,可以蘸點姜醋汁去腥提味。

蒸熟後,也能避免人體攝入螃蟹體內殘留的活寄生蟲。

03

控制吃的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周吃 300~500 克水產品,平均下來每天吃 40~75 克水產品, 約1個螃蟹

04

這4個部位最好別吃

螃蟹的 (揭開蟹殼後呈條狀的部分)、螃蟹的 (藏在蟹尾部的黑色條狀部分)、螃蟹的 (蟹殼前半部、眼睛下方的膠狀三角形部位)、螃蟹的 (六角形小白片)。

參考來源:央視財經財經中國好醫生、人民網科普、科普中國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38044bf7867a2d6fe9a6c7b8fe7d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