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秋天,很多人都有話說。
村上春樹說:「秋天的陽光醇厚柔潤,在建築物頂端閃閃發光。河流,樹林,軟綿綿的草地,雲絮從上面緩緩飄移。」
圖/窮游er H-Vision
林語堂這樣形容秋意漸濃的日子:「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懍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在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其實即使是同一個季節,南北的秋景也迥然不同,
蕭瑟的秋風吹過北方的草原、山地、湖泊,將所到之處描繪成一幅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而在皖南,白牆黛瓦與絢爛的徽州秋景相互交融,不聒不噪,美得剛剛好。古村中升起裊裊炊煙,猶如一幅意境深遠的的山水畫。
皖南最佳賞秋季節一般在10月-11月 圖/shutterstock
盧村
盧村離大名鼎鼎的宏村不太遠,差不多一兩公里左右,名氣沒有宏村大,遊人也少了許多。
圖/窮游er AllenL艾倫倫
盧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樓,它體現出徽派民居的精華。
圖/窮游er 刀刀7904
盧村木雕樓是由七家裡民居組成的木雕樓群,主要包括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廳等宅院。其中志誠堂被譽為「中國木雕第一樓」,由當時兩位工匠花了20多年的工夫精雕細刻而成。
古村內小巷靜謐幽深,盡頭是點點青翠的遠山。
圖/窮游er 多多熊
每一處都記取了歲月的印痕,藏著多少悲歡離合、市井興衰。
圖/窮游er 多多熊
盧村的清晨是最美的時候,這時沒有遊人,柔柔的陽光盡灑在村落的每個角落,用溫熱的溫度,喚醒萬物。
圖/窮游er H-Vision
從中也可以窺見村民的日常生活。
或者站在觀景台上從高往底的俯視,簡直是一場色彩的視覺盛宴。
圖/窮游er H-Vision
看著天邊漸紅,然後太陽升騰,金色光芒普照大地,村落的裊裊炊煙,漫漫晨霧,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
離開盧村 ,順路還可以去奇墅湖拍攝晨光。
奇墅湖是一個水庫,位於宏村西南方向3公里。圖/窮游er H-Vision
陽產
陽產是一個依山而建的村子。
被包裹在群山之中土樓群是陽產村最大的特色,這裡由於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建成了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
圖/窮游er H-Vision
陽產土樓與普羅旺斯的紅土城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的房子都因使用帶有紅色元素的粘土建造而微微呈現土紅色。
圖/窮游er 茱妮
房子與房子之間由青石小路或階梯連接。
圖/窮游er 茱妮
整個村子的布局沒有什麼規則,東一個巷子西一條石梯,漫無目的地漫步卻經常會遇見美妙的景致。
圖/窮游er 茱妮
這裡依舊保留著徽州曬秋的傳統習俗,每當秋收時節,家家戶戶的露台上都擺出了南瓜、玉米、柿子、貢菊、紅豆、小紅椒等,隨處可見秋天的喜悅與熱鬧。
土黃、澄黃、橘紅、深紅,配以不同層次的綠色,還有黛黑的屋頂,恐怕任何一位繪畫大師都得費一番功夫才能調配出這樣的色彩搭配。
圖/窮游er 茱妮
南屏
南屏因村南有尤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
入口進入,還要穿過一大片農田,過了萬松林,來到一拱門處,上寫「南陽街」,入南陽街便進入了南屏村。
圖/窮游er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南屏全村僅一千多人,卻有36眼井,72條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其中包括眾多保存完好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譽為「 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圖/窮游er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南屏的祠堂文化很有講究,祠堂分支祠與家祠,大都因做官、發財者而建造。
村子中心的葉氏宗祠即敘秩堂,是一座由80根粗大圓柱支撐起來的宏偉建築。
敘秩堂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約530年多年的歷史,是當年葉姓祭祀其四世祖葉圭公的會堂。
圖/窮游er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提名電影《菊豆》中有80%的鏡頭都是這裡拍攝的,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中雄遠鏢局也是取景於此。
圖/窮游er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人文薈萃,古風依舊的南屏村,也是穿越歷史時空解密古徽州幾百年徽商人家興衰、以及古徽州宗法制度的必去之地 。
圖/窮游er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塔川
塔川 ,又名塔上,位於宏村到木坑竹海景點之間,是皖南眾多桃源中一個獨具魅力的山間村落。
圖/窮游Biu主 哀而不傷love
秋日的塔川,是眾多畫家、攝影家創作的基地。
在塔川的村口及周圍地帶多植烏桕樹,又摻雜著楓樹、柿樹、板栗樹和銀杏樹等,其葉片的色澤變化豐富,可以從綠色變為紅色、紫色、柿紅、銀杏黃……
圖/shutterstock
站在高處遠眺,漫山遍野是正在排隊等待由綠轉黃或紅的樹木。
長在樹梢的葉子率先獲得了變色的資格, 滿山樹葉色彩斑斕,粉牆黛瓦掩映其中,於是 色彩便豐富了起來。
圖/shutterstock
塔川秋色與四川九寨溝、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並列為中國最美的四大秋色。
圖/shutterstock
塔川每年的最佳賞秋時間差不多在11月左右,那時整個塔川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木梨硔(hóng)
木梨硔的地形十分獨特,它地處黃山余脈苦竹尖的山腰,三面懸空,是皖南海拔最高的村子,被譽為「「雲端上的村落」。
圖/窮游er 茱妮
從山腳攀爬石階,沿著迂迴幽靜的竹林石徑,來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村子時,相信你頓時就能領會「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所描述的意趣。
圖/窮游er 茱妮
幾百年來它一直藏於深山幽谷之中鮮有人問津,直到上個世紀未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此拍攝了一組雲海照片並獲得安徽省攝影一等獎,從此木梨硔才開始揭開了他美麗的面紗。
圖/窮游er 夢窗一會
木梨硔村始建於明末,是江南典型的袖珍山村,村子裡只有50餘戶200多人,以詹姓為主,據說當時詹姓先祖為避禍來到此處。
由於村落建於山脊之上,所以無論看向哪個地方都是一片美麗的山野。
圖/窮游er 茱妮
山上民風質樸,徽意濃郁,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繁忙都市截然不同的山居歲月。
圖/窮游er Olafor
圖/窮游er 茱妮
由於遠離城市的喧囂沒有燈光污染,這邊的星星也格外的明亮。
滿天繁星也仿佛使人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想到兒時在院子裡納涼看星星的場景。
圖/窮游er 茱妮
雲海是很多人來木梨硔的「藉口」。
清晨當太陽還在酣睡時,雲海就開始翻騰沉浮,遠處的房屋、梯田、山林時隱時現,變幻莫測。
圖/窮游er 茱妮
高山有人家,雲霧在山澗。
有時間可以不妨礙在這裡多住幾天,噹噹世外閒人也不錯。
姬公尖
姬公尖,也叫姬川村,是一個因柿子出名的高山村落,自古以來就是頗有名氣的花果之鄉。
圖/窮游er 茱妮
有別於江南地區常見的扁圓柿子,姬公尖的柿子比較長而飽滿,形與色都與紅燈籠頗為相似,所以也得名「燈籠柿」。
圖/窮游er 茱妮
沉甸甸的高掛於枝頭,煞是可人。
據說這裡種柿子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所以三四百年歷史的老柿子樹在村裡隨處可見,堪稱徽州一絕。
圖/窮游er 茱妮
當地村民依靠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手藝,從山地里採摘回來新鮮柿子,挑選好果,刮除柿蒂,接著刨皮,然後再用繩子把去好皮的柿子,一個個串起來,一排排地掛在門前的曬杆上,反覆地晾曬。
圖/窮游er 茱妮
一般家家戶戶門前屋後都要掛曬兩三千斤燈籠柿,蔚為壯觀。
圖/窮游er 茱妮
晴朗的秋日,漫山遍野黃橙橙的柿子,金燦燦的桔子,構成了一幅喜氣洋洋的秋日豐收圖。
圖/窮游er 茱妮
秋天,一個短得來不及回頭,卻又美到沒有盡頭的季節。
不如挑上一個古村自由轉悠,看溪水潺潺、看葉黃果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