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賽事背後,FE還有這些故事

2024-05-26     新民晚報

今天下午3時,2024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上海站正賽第二回合,將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起跑。在F1中國大獎賽結束一個多月後,申城再度掀起一陣賽車熱潮。

昨天的排位賽和第一回合賽事,讓現場和觀看直播的車迷,感受到了與傳統意義上的賽車比賽,截然不同的感受和體驗。相比目前F1賽道上維斯塔潘一家獨大的現狀,所有賽車從起跑到結束,基本維持首尾相接態勢,時常上演精彩超車的電動方程式,精彩程度或許有過之無不及。其實在精彩的賽事背後,誕生剛滿10年的電動方程式,還有許多有意思的故事。

圖說:FE首日比賽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下同)

遊戲照進現實

在中國的車迷群體里,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通過體驗賽車遊戲感受到這項運動的魅力,而後一步步入坑。在那些頗受歡迎的遊戲里,「一對一單挑」比拼圈速和技術和通過「氮氣加速」在各種賽道上強行超越前車,是最讓玩家熱血沸騰的瞬間之一。在電動方程式的賽場,這些遊戲里的情節,都已經照進現實。

與F1在規定時間內不限圈數,取最佳單圈成績決定排位相比,電動方程式的發車順位決定方式,要刺激許多。根據賽事的規則,22台電動賽車首先根據車號分為兩組,通過單圈決定小組排位,位列前四的車手獲得繼續參加排位賽的資格,後7位則被淘汰。隨後晉級的車手將採用遊戲中常見的「一對一單挑」模式,兩人在電池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各跑一圈,用時少者晉級下一輪,直至最後一場對決後,決出杆位。昨日的首回合排位賽中,5年前在三亞分站拿到杆位的維爾涅以微弱優勢擊敗羅蘭德。走出賽車後,這位杆位得主笑言「在一場十分接近的遊戲中勝出」,這或許是對電動方程式排位賽最好的註解。

排位賽主打「刺激」,正賽則更考驗智慧。在每一場電動方程式比賽中,有一塊「攻擊模式激活區」,如果車手駛入這個區域,就可以在限定時間內獲得比平常更多的動力輸出,這樣的規則與「氮氣加速」十分類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攻擊模式不僅可使用的時間有限,對賽車電池的消耗也會更大,在本就對電量分配要求十分精細的正賽中,何時激活這樣的模式,無疑是比賽的關鍵。首回合正賽的最後時刻,原本領先的維爾萊茵便因為剩餘電量的劣勢,被埃文斯超越,最終屈居亞軍。賽後,這位知名車手承認,自己需要在攻擊模式的激活時間和電量的分配上,與車隊再行商議,爭取找到更好的方案。

不只是「養老院」

自電動方程式錦標賽問世以來,除去使用新能源的特性,這項賽事不可避免地被許多人拿來與F1比較。經過多年沉澱,這個新興力量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吸引了不少從F1暫時隱退的車手加入。有車迷笑言電動方程式有些像「F1養老院」,可這真的是事實的全部嗎?

不可否認,電動方程式的車手陣容里,的確有不少曾在F1叱吒風雲的名將。曾奪得過年度車手總冠軍的維倫紐夫、多次斬獲分站冠軍的馬薩等都在這個賽場煥發第二春。今年的車手陣容里,也有布埃米、德弗里斯這樣曾在F1證明過自己的車手,可每一位從F1來到電動方程式的車手,目標都不是「養老」,正如德弗里斯所說:「許多車手的目標,是憑藉在這裡的強勢表現,讓自己贏得更多人的關注,從而收穫重返最高級別賽場的機會。」因此,說電動方程式是F1車手的「養老院」,並不準確。

事實上,電動方程式也可以是F1車手的搖籃。正代表索伯車隊征戰F1摩納哥大獎賽的周冠宇,曾是中國鈦麒電動方程式車隊的儲備車手。雖然身處電動方程式賽場的時間不算長,但「中國周」也曾表示,那一段經歷使他對賽車,尤其是方程式賽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日後一步步進入F1,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本賽季的22名車手中,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潛力股」,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會以各種身份出現在更高級別的賽場,展現自己的天賦,以及在電動方程式賽場練就的過硬的駕駛技術。(新民晚報記者 陸瑋鑫

圖說:電動方程式時代的周冠宇 資料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28669e9b2f3366e682a8e9dea8c0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