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續航焦慮有救了?10分鐘充滿電動車技術已成熟 網友:找不著充電樁也白搭

2022-05-11   NBD汽車

原標題:你的續航焦慮有救了?10分鐘充滿電動車技術已成熟 網友:找不著充電樁也白搭

記者丨李碩

治療電動車車主們續航焦慮的「藥方」來了。

據央視財經報道,隨著充電樁技術的快速疊代,如今,就充電樁而言,只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充滿一台容量為100KWh電動車的技術已經成熟,並在逐步落地過程中。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報道截圖

對於即將到來的快充技術,不少網友充滿期待,紛紛留言表示:「明天就去買電動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事實上,目前主流快充樁的功率為120KW,其充滿一輛電池容量為100KWh的純電動車,一般耗時40分鐘到60分鐘之間。如果開長途遇到客流高峰需要排隊充電,就容易出現等候充電時間過長的情況,這也是不少電動車主對駕駛電動車長途出行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而「10分鐘快充技術」的核心是提高了充電樁充電功率。深圳某充電樁生產企業副總工程師範峰在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表示:「目前最新的技術可以做到600KW,在電池允許這麼大充電功率的前提下,5~10分鐘即可充滿一輛電動車。」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截圖

事實上,高壓快充技術對車圈而言並不是全新的概念。2019年,保時捷的Taycan全球首次推出800V高電壓電氣架構,搭載800V直流快充系統並支持350KW大功率快充。進入2021年後,高壓快充路線更成為全球多家主機廠的「香餑餑」,現代起亞、奧迪、瑪莎拉蒂等國際巨頭先後發布800V快充技術,比亞迪、長城、廣汽、小鵬等國內車企也相繼推出推800V快充方案。

圖片來源:保時捷官網截圖

5月7日上市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即將上市的小鵬汽車全新SUV G9和長城旗下的沙龍汽車首款車型機甲龍均支持800V高壓快充技術。極狐汽車方面表示,阿爾法S全新HI版採用800V高壓量產車平台,充電功率最高187KW,10分鐘即可補充近200km的續航里程,電量從30%充到80%僅需15分鐘。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與加大電池容量,大幅增加電動車成本和重量的方式相比,高壓快充不但可以解決充電慢問題和里程焦慮,還可以降低整車成本。在高壓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可以匹配的前提下,充電5分鐘續航500km,就可滿足用戶快速補能需求。」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產品線副總裁彭鵬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據安信證券預計,2021~2025年,國內高電壓平台車型銷量分別約為7、31、73、148、300萬輛。2022~2025年,高電壓平台車輛同比增速分別為335.4%、137.7%、101.8%、102.3%。

儘管高壓快充技術正逐步推廣落地,但當前我國新能源車充電樁的總體數量和分布布局仍有不小提升空間。也有網友對高壓快充技術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就算充電速度達得到這麼快,充電樁數量跟不上依舊『白搭』。」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22年4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為310.9萬台,其中公共充電樁123.2萬台,私人充電樁187.7萬台。

作為參考,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為891.5萬輛。這也意味著當前我國車樁比大致為2.87:1,距離《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車樁比1:1目標尚有較大差距。

圖片來源:中國充電聯盟

事實上,想要如網友所願,大規模推廣800V快充技術並不容易,其中成本和現有設施改造是首要解決的難題。與現行400V充電平台相比,800V高壓平台需要在樁端重新對充電槍、線、直流接觸器和熔絲等進行選型,在車端也需要對高壓電池、BMS(電池管理系統)、電驅、OBC(車載充電器)、PTC(電加熱器)、空調、高壓連接器等重新選型。

「中端及以上的車型比較適合800V大功率充電,低端車由於出行場景局限、對成本更為敏感、電池容量較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不適合推行800V大功率充電。」廣州萬城萬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翔飛認為。

同時,與換電技術路線類似,800V高壓快充也面臨著標準統一的問題。目前被國際上廣泛接受的電動汽車直流充電技術一共有3種系統,4種接口:日本CHAdeMO充電系統和接口,國標GB/T充電系統和接口,歐美CCS充電系統與美國的CCS1和歐洲CCS2接口。若想向下一代技術路線發展,標準統一勢在必行。

此外,電網側同樣面臨改造問題。當前公共直流充電樁功率多為30~60KW,即便如此,多車同時充電時,都可能達到電網容量閾值上限,部分車主反映的「多車同時充電時充電時間變長」就是這種情況。因此,未來如果想要大規模推廣800V高壓充電技術,電網增容問題必須納入考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碩 攝

「按照規劃,到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000~2500萬輛的時候。假設10%的車輛在同一時段進行快充,對電網的要求就會非常之高。」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

「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建立激勵政策,加大針對高壓快充先進技術開發、核心器件國產化應用的支持力度。逐步催熟產業鏈,解決日益嚴峻的供應安全問題。同時,加快完善大功率高壓快充車上和車下的標準體系建設。」對於未來高壓快充,彭鵬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