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有多重要?
一個人的人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你活到100歲,差不多有30多年是在睡覺(結實的床和好的床墊可以提升幸福感), 睡眠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性可能超乎想像。
我國 40%以上的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四分之三是40-60歲的中老年人。我國失眠患者高達 1.5億,其中女性發病人數是男性的1.5倍。3億睡眠不良者中, 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類型。
除了 有助於新陳代謝、 增加記憶力、 保持清晰思路和 提高工作效率之外,最新的研究發現: 睡眠與腫瘤發生相關, 良好睡眠甚至可以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
睡眠與腫瘤發生
睡眠與腫瘤的發生?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是有一條清晰的路線:
失眠 緊張和情緒沮喪 免疫失衡、炎症相關因子升高 腫瘤發生及其它炎症相關疾病
神經生理和分子基因相關研究發現:緊張和沮喪情緒可以上調促炎細胞因子,不僅是驅動抑鬱症發病的關鍵,同時也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代謝綜合徵,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腫瘤。(Psychol Bull. 2014 )
在睡眠不足一夜之後,來自交感神經系統(SNS)的神經纖維將神經遞質釋放到淋巴器官,刺激腎上腺素釋放。同時刺激白細胞表面的腎上腺素能受體和激活核因子(NF)-κB介導的炎症程序,導致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產生,可能增加與炎症相關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抑鬱等精神障礙發生的風險。(Annu Rev Psychol. 2015 )
腫瘤患者與失眠
腫瘤患者中存在高比例的失眠狀態,發生率高的腫瘤如下:
乳腺癌:38%-43%
肺癌:37%- 50%
胃腸道腫瘤:32%
婦科腫瘤:29%-32%
同時研究發現, 高齡和 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擾。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一些錯誤的認識,如:認為失眠是腫瘤的正常現象,腫瘤治療的優先等級高於睡眠障礙等。其它原因還包括住院環境的改變,治療的不適感和長時間臥床休息等。
腫瘤患者如何對抗睡眠障礙
因為腫瘤患者大部分不能劇烈活動,因此研究者們把目光投向 中國傳統養身健身方式。
最受關注的運動是: 太極(Tai Chi)
UCLA Jonsson綜合癌症中心的Michael Irwin教授領導的團隊,自2007年至2013為期五年的隨機臨床試驗,發現 中國的太極可以放鬆身體和情緒,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睡眠障礙,交感神經系統產生的應激激素減少、炎症因子釋放水平降低,從而減少癌症復發的危險。
Irwin博士講課資料
當然,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不僅僅是太極,許多運動可以改善腫瘤患者的睡眠障礙,並最終有助於身體康復,包括: 瑜伽、 適度的健身等。
因此,Irwin博士建議:無論何種方式,只要是適度的、讓你身心愉悅、可以改善焦慮狀態和睡眠障礙的,都是有益的。
常用的助眠小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