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枕頭看電視玩手機很舒服?小心得這個病

2019-11-13     固生堂中醫

凌晨兩點多的小健(化名)還躺在床上看手機。

突然間,感覺天塌了下來似的,

天旋地轉,頭暈目眩、嘔心嘔吐。



剛開始,他以為是發生了地震,

但是發現床卻沒動。

更令他感到害怕的是,

他發現一邊耳朵竟然聽不見了……



慌亂中小健打了120,隨即被救護車送進了醫院。

到底,他犯了什麼多麼嚴重的病?

喜愛墊枕頭看電視玩手機,導致頸性眩暈

這是固生堂名醫、主治中醫師李永勝看過的一個病例。李永勝醫生說,20多歲的小健是個典型的電視迷和手機「低頭族」,每天晚上,他都要看很久電視、玩很久手機,直到凌晨兩三點才睡。而且他有個特殊的愛好,無論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還是靠在床上看手機,都喜歡墊一個枕頭在後腦上,如此「舒服」地享受,慢慢形成了習慣。日積月累,以致突然病發。

李永勝醫生表示,小健之所以會眩暈,是因為後循環缺血引起的頸性眩暈。長期伏案或低頭看手機,首先會使頸椎小關節不穩定,並慢慢導致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滑脫,從而壓迫兩條椎動脈,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後循環一缺血、缺氧,人就會天旋地轉,出現類似小健那樣的症狀。

李永勝醫生說,這個病例為廣大白領敲響了警鐘,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大量的人群長期伏案工作,或長時間玩手機變成「低頭族」,這樣很容易發生頸椎問題,從而誘發眩暈,臨床上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因此,要預防這種眩暈症的發作,首先還是得從養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入手。

不過即使得了這種病也不用太多擔心,一般發作得快治療效果也很好,用藥物治療加上手法復位即可恢復。

推拿治眩暈一定要專業,否則病情會加重

何謂眩暈?它是指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錯覺。在生活上並不少見,據統計,以眩暈為主訴者在神經內科門診中占了5%-10%,在耳鼻喉科門診中占了7%。患者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常伴有噁心、嘔吐,多突然發病並伴有明顯的恐懼感。

有些眩暈症狀比較多見,像暈車、暈船、暈機這種暈動病,很多人都會。直立性低血壓(也叫體位性低血壓)也較為常見,這一刻躺在這裡沒事,但是馬上坐起來馬上就眩暈了。部分年輕人蹲廁所久了,馬上站起來也會天旋地轉,眼蒙了。

有些明星藝人因為不注意休息,長時間工作拍戲參加活動,也不乏發生眩暈。如張歆藝就曾發微博稱拍戲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緊急到醫院後被打了止暈針。鹿晗在長沙場巡演時,在演出後半段也出現了暈眩、脫水等情況,最後堅持返場。

那麼眩暈到底是怎麼引起的?李永勝醫生指出,除了後循環缺血外,常見的致病還有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腦震盪、藥物中毒、低血糖病、直立性低血壓、精神焦慮、全身疾病等等。

其中不合理的用藥方面,一些藥物可通過對耳朵產生毒素,比如以前常見的小孩打了鏈黴素、慶大黴素,會眩暈突然致聾,而且致聾很難恢復,還有一些治瘧疾的藥都可能引起眩暈。

根據目前的認識,可以導致眩暈的全身疾病包括腦血管疾病,腦腫瘤、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血液病、腎臟疾病等。對於全身疾患導致的眩暈,其原因需要具體分析。原因不明者,需要在排除危及生命等重要事項後,調整不良習慣後,觀察隨訪。

在中醫方面,《黃帝內經》稱眩暈為眩冒。其認為眩暈屬於以肝為主,《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表述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認為眩暈與髓海不足、血虛、邪中等多種因素有關。比如肝風內動、肝炎上亢,肝火上炎都會引起眩暈。

其病因大概分為以下五種:1.情志不遂 2.年高腎虧 3.病後體虛 4.飲食不節 5.跌倒損傷、瘀血內阻。

李永勝醫生表示,發生了眩暈不用擔心,但是不能忽視,要積極治療。治療手段目前來說很多,要針對各自的病因,根據整體辯證和具體症狀施治,比如對內耳失去平衡導致的眩暈,比如梅尼埃氏綜合徵,會用一些改善循環的藥物。比如耳石症的,耳石壓迫了內耳,首先是取出來,然後再復位。

從中醫看,可根據肝炎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濕中阻等症狀辯證,進行化痰、去瘀、去肝風等方面的治療。比如肝火上炎的,就清肝瀉火;肝風內動,就潛陽;如果瘀血就化痰行瘀。

他特別提提醒,眩暈也可以用針灸和按摩治療,但是推拿按摩一定要專業,如果手法位置不正確的話反而會加重。

科普:眩暈久治不好,為什麼不查大腦反而先查耳道?

李永勝醫生表示,臨床上,有一種眩暈症最常見卻非常容易被誤診,需要特別引起注意。他曾診治過一個65歲的女性患者,這位阿婆曾跑過很多家醫院都沒治好眩暈症。李醫生診治後,問她平時是否有耳鳴耳聾的症狀,建議她查查耳道。「我是頭暈,你為什麼讓我查耳朵?」阿婆表示不解。

經過一查,發現阿婆的耳道里有個很大的脫落的耳石。而耳石症正是導致眩暈非常普遍的誘因,可以說40%的眩暈症都是耳石引起的。它多發於中老年發病,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

耳石症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 是一種改變頭位後突然出現的眩暈,伴眼震,甚至噁心嘔吐、傾倒。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落時,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為內淋巴的液體里遊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而半規管是維持人體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內耳平衡一旦被破壞,機體就會發生強烈性眩暈。

耳石症的治療,包括手法復位、藥物輔助治療、前庭康復和手術治療等。目前手法復位是治療耳石症的主要方法,操作簡單,可徒手或藉助儀器完成。有些病人經過手法復位後馬上症狀就消失了。

此外,一些中年人如果長時間患耳朵疾病感染,分泌物比較多,長時間形成耳石之後,壓迫內耳,也會發生眩暈。

圖說 | 耳石症復位手法之一

問答:老年眩暈最怕次生災害,嚴重可致死

問:有些人突然會莫名其妙感到驚恐,發生眩暈,這是什麼情況?

李永勝:這屬於精神心理性眩暈,在日常生活中無特殊的恐怖性處境時,患者也會突然感到突如其來的驚恐,有著強烈的緊張、恐懼、難以忍受的不適感、失控感。伴有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窒息感、瀕死感,以及顯著的自主神經症狀。驚恐發作多見於焦慮障礙的患者,也見於精神分裂症、強迫症、抑鬱症等其他精神疾病,也可見於甲亢、低血糖、心臟疾病等軀體疾病,應注意鑑別。由精神疾病導致的驚恐發作常起病急驟,突發突止,發作很少超過一小時,可自行緩解。驚恐發作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後續可能還需轉診到精神專科進行長期抗焦慮治療。

問:發生眩暈比較嚴重的危害情況是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李永勝:最擔心的是老人眩暈,老人要特別防止發生次生災害。老年人暈了之後,容易摔倒,導致腦震盪,腦外傷甚至死亡。另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如果再發生眩暈,可能會使症狀加重。病人最嚴重的會出現腦中風、腦出血、腦梗塞等症狀。



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辦法儘量防止發生眩暈?

李永勝:中醫強調要防止七情內傷,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也有人總是害怕自己得大病,產生心理焦慮,有些人一緊張就開始暈了。因此,保持心情舒暢是最重要的。

除了調節好情志之外,生活上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防止暴飲暴食。年輕人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適當運動,儘量減少伏案動作,特別有頸椎病的。

此外,還要經常檢查一下耳道。

醫生

李永勝 主治中醫師

簡介

副教授、全科醫師、廣東省社區衛生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社區衛生學會中醫藥與適宜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社區衛生學會慢病防控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分會委員 廣東省社區衛生學會理事、廣州中醫藥兼職副教授。

擅長

治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支氣管炎、感冒、慢性胃炎、胃十二腸潰瘍、腦血管意外、腦中風後遺症、眩暈、頸椎病、痛風、骨質疏鬆、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皮膚病、腎虛腰痛、腎結石、泌尿系感染、老年前列腺炎以及不明原因的發熱、小兒咳嗽、小兒消化不良、內科疑難雜症、中醫婦科病的調理以及中醫養生保健和體質的辨識調養。

出診信息

固生堂三元里分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aCCaG4BMH2_cNUgJNU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