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金堂縣全面打響「七大會戰」,撞開夢想之門!

2019-07-24     成都新金堂

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將淮州新城定位為成都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和以環保、通航、應急產業為支撐的綠色製造基地、現代職教基地,遠景規劃面積190平方公里、人口170萬——淮州新城將是具有區域發展驅動力的經濟中心、具有區域消費號召力的商業中心、具有區域宜居保障力的生活中心、具有新興產業凝聚力的綠色製造基地、具有多元功能承載力的現代職教基地。

金堂縣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大會

如何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將市委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呈現實效?在7月23日召開的金堂縣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大會上,縣委書記辜學斌作重要講話,吹響「七大會戰」衝鋒號掀開發展新篇章。淮州新城將從前期研究論證、起步探索階段逐步轉入全面建設階段。

規劃提升大會戰

  1. 城市規劃體系
  2. 規劃管控水平
  3. 規劃剛性落實

按照淮州新城最新定位,兼顧抓當前與管長遠、統一優舊城與立新城、融合興產業與聚人氣、統籌保生態與享生活,構建契合未來城市方向的規劃體系。

城市定位

淮口老鎮 ——淮州新城

規劃建設的淮州新城

優化提升城市規劃體系。對接落實《成都市東部新城空間發展規劃(2017—2035年)》,編制淮州新城總體規劃提升方案,進一步優化淮州新城空間格局、功能擺位、產業布局、路網結構、重大公共設施布點等,編制完善分區規劃、控制性詳規和城市設計、街區導則,配合做好水、電、氣、路、地下管廊、虛擬城市等專項規劃,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協同性,推動多規合一。

大力提升規劃管控水平。堅持國際對標,充分借鑑吸納海綿城市、智慧城市、連廊城市、韌性城市等先進規劃理念,加強對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天際線和城市形態、城市色彩、建築尺度的把控;堅持開門開放編規劃,設立優秀設計單位、建築大師專家庫,對城市設計、建設現場把控、全程監管,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推動規劃剛性落實。強化總規約束、規劃管控,將前期好的規劃成果固化下來,加強規劃編制執行全過程監督和專業化監管;開展項目設計攻堅戰,集中一段時間完成擬建重點項目的設計工作,為項目啟動建設奠定基礎。

金堂農產品坐上蓉歐班列

區域協同大會戰

  1. 縣域統籌發展
  2. 東部新城整體發展
  3. 大港區協同發展
  4.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加快提升城市發展勢能,做實區域經濟中心、商業中心、生活中心功能,促進淮州新城由融入到崛起再到引領,深度連結中心城區和區域版塊,建成引領區域發展的新興增長極。

城市格局

縣域極點——區域極核

強化縣域統籌發展。強化全域發展思路,確保認識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統籌服務全局發展和組群功能區協同發展;各組群要強化功能定位,各有側重,抓重點、補短板、強優勢,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主題鮮明的功能組群,推動全域協同、競相發展、整體成勢。

融入東部新城整體發展。順應適應市委市政府加快東進、高質量建設東部新城管理體制機制的優化,切實發揮好區域物流樞紐、綠色製造基地、現代職教基地功能,在東進區域中創造優勢、搶占先機,提升區域整體發展效率。

推動大港區協同發展。建立完善金青新三地聯動機制和部門會商機制;統籌謀劃區域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共創蓉歐鐵路港經開區,建成協同共享、集約高效的發展共同體。

對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開展與中江、廣漢、樂至等周邊城市合作,積極推動與德陽凱州新城跨區域發展,在發展規劃、交通連接、產業布局等方面深入合作,實現由版塊「紐合點」上升為區域「制高點」。

淮州新城中央公園

精品築城大會戰

  1. 創新營城
  2. 公建配套
  3. 公園城市

推動城市生長從傳統模式走向國際範式。推動城市築城由傳統的生產邏輯轉向生活邏輯,以沱江發展軸定位城市主中心,高標準推動淮州新城建設。

城市生長

傳統模式——國際範式

以市場化機制推動創新營城。加快淮州綜合交通樞紐、鐵路物流港、成金簡快速路、金簡仁快速路等引領性功能性重大項目建設,做好軌道交通S2、S4線等前期工作;深化與央企、省屬國企和市屬國企合作;總結推行「一會三函一書」審批制度、容缺承諾機制和先辦後補做法,實現項目建設效率效益最大化。

以人本化思維強化公建配套。加快構建新城級、產城組團級和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積極爭取成都品牌學校、在蓉優質醫院在淮州新城布局,高標準推進會展中心、通航商務中心、通航機場航站樓、樹德領辦學校、三級醫院等重大公服項目建設。

以國際范水準建設公園城市。構建「生態路網、條形公園、社區綠地」公園城市體系,塑造體現中國風格、時代特徵的公園城市形態;抓好沱江綠道、楊溪湖濕地公園、通航大地景觀等環境提升項目建設,打造彰顯蜀風雅韻的淮州新城「八山十水」;加快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打造世界級品質城市綠心、國際化城市會客廳和市民的遊憩樂園;建設「七彩沱江」,打造沱江發展軸線,實現「一江三灣、移步換景、多維賞城、全時全景」。

在建中的人才公寓

引人聚才大會戰

  1. 功能聚人
  2. 政策聚人
  3. 服務聚人

堅持以人為本、人城並重的建設思路,實施更加靈活有效的人口發展戰略和人才激勵政策,加快縣域人口回流引入,引領五湖四海人才匯聚。

城市人口

內源增長——外源集聚

依託建設職教城推動功能聚人。精準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區域發展需求,創建具有全國競爭力的成都職業(技工)教育品牌,聚人才、添活力。

立足產業發展需求推動政策聚人。營造「東進」人才窪地,引進符合淮州新城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實現「引進一名專家,集聚一批人才,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目標。

著眼優化人才環境推動服務聚人。加快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人居環境、教育醫療、就業創業等優勢吸引更多人到淮州安居就業就學。

功能布局大會戰

  1. 功能場景
  2. 保障體系
  3. 社區治理

把智能智慧、韌性安全、發展治理貫穿淮州建設始終,聚焦「三城三都」培育和諧包容的城市文化,依靠區域價值提升和發展預期引領城市開發,提升城市氣質,增加城市溫度。

城市氣質

形象營造——內涵塑造

塑造高品質功能場景。構築未來城市體驗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打造區域商業中心和生活中心,構建沱江綠色發展經濟帶。

構建高韌性保障體系。推動公共資源智能化配置,提高城市面對災害的預防、準備、響應及快速恢復能力,實現城市存續適應、彈性再造、更新進化。

創新高水平社區治理。整合資源建設社區綜合體,打造功能復合、業態多元的新興產業社區;孵化培育壯大社區的各類社會組織和服務組織,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淮州新城企業

產業發展大會戰

  1. 產業集群
  2. 招引促建
  3. 營商環境

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大勢,推動綠色製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範應用,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城市業態

低質聚業——高端興業

做大產業集群。堅持把發展工業特別是綠色製造業放在抓產業、穩增長的突出位置,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聚焦節能環保、通用航空、應急三大主導產業梳理行業領軍企業資源,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國家級先進位造業生產基地。

強化招引促建。創新招商方式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招商格局;堅持招商引資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人人皆須為,落實「雙掛鉤」,抓大不放小,專班推進叩門招商、以商招商,促進關聯企業組團式聚集;完善「企業紅名單」和工業項目會商等制度,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

優化營商環境。建立「走訪調研—定製服務—解決訴求—回訪反饋—跟蹤服務」工作閉環,深化「審批不見面」、「僅跑一次」改革;落實省市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促進返鄉下鄉創業若干政策措施和成都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5條,實施農民工回引培育「千人百億」、民營經濟發展「個十百千萬」工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淮州新城標準化廠房鄰里中心

要素保障大會戰

  1. 資源要素保障
  2. 財政金融支持
  3. 創新資源集聚

以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產業生態鏈為中心,推動生產要素供給、產業鏈條配套和人力資源集成集聚,厚植長遠發展動能。

城市動能

資源驅動——創新驅動

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傾斜性保障建設用地需求;加快標準化廠房等產業載體建設;加快各產業功能區供水、供電、供氣等要素保障建設。

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創新資金籌措機制,確保資金鍊循環健康;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企業做強做優為目標,增強縣屬國有公司「造血功能」,統籌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問題。

強化創新資源集聚。圍繞重點產業領域,著力集聚核心價值主體;搭建開放式科技創新平台,完善區域孵化服務體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_WIImwBmyVoG_1Zxq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