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周邊企業廢氣排放達標 為何還有怪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現場回應

2019-10-14     江蘇政風熱線

養殖污染到底怎麼管?

村民投訴企業非法排污,執法部門明訪合理嗎?

跨界漂流的「綠毯」,如何治理?

小區周邊企業廢氣排放達標,為何還有怪味?

湖上開設飯店,是否需要環評?


10月14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錢江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室,就生態環境質量、項目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證申領、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政策以及生態環境執法處罰、違法排污舉報等問題現場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節目一開始,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錢江介紹,去年10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正式掛牌成立,從環境保護廳到生態環境廳,不僅僅是名稱上的變化,更是職能上發生調整。

1

廣度:要求把地上地下、岸上水裡、陸地海洋,還有城市農村打通,把原來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職能統一起來,這樣更加有利於突出環境問題的治理。

2

深度:要求不僅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同時要加強生態的修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不斷地提高系統治理和科學治理的水平。

3

力度:機構重組以後,賦予省生態環境廳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污染排放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環保部門的綜合執法改革能夠更加凝心聚力、擔當作為。


針對百姓提出的內河污染、內河治理以及油煙污染等問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錢江表示,這主要是污染治理和環保執法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在污染治理方面,將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著力提升污染物的收集和處理能力,同時對污染防治設施實施長效管理,另外對政務工作加強責任監督、執紀監督。

執法方面主要突出三點:第一,規範執法,採取移動執法終端全過程的記錄執法過程,使執法更加規範,執法效力和執法能力進一步提升;第二,精準執法,採取一系列的現代化手段,針對不同的污染物,污染行為,加強監測監控,通過這些手段精準固定違法證據;第三,更加注重聯動執法,環保部門加強了和公安、檢察院、法院的司法聯動,以提高環保執法的威懾力和執行力。


養殖污染到底怎麼管?

興化市昌榮鎮安仁村村民反映,當地有一些養殖戶常年將畜禽糞水肆意亂排,給村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一些與養殖場相連的小河,水質幾乎都發黑髮臭,聞起來令人作嘔。對於這樣的污染問題,興化市昌榮鎮副鎮長沙建祥表示,規模要達到一萬五千隻以上,環保部門才能處理,一萬隻以下的鄉鎮又沒有處置權和執法權。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王惠中表示,畜禽養殖分為規模養殖和非規模養殖,對規模養殖國家有明確的管理要求和辦法。對非規模的養殖也是明確要求要進行資源化利用,廢水、糞水是絕對不能亂排亂放的。只要涉及到環保污染的,環保部門都要管,去年省生態環境廳就下發了畜禽養殖治理幫扶的要求,要求生態環保部門積極啟動共同幫扶,治理污染問題。



王處長說,對非規模畜禽養殖主要是促進資源化的利用,省生態環境廳每年和農業農村廳一起對畜禽養殖的資源化利用進行認定,對畜禽糞便集中利用進行補貼,要求實施收集儲存,還要運到使用的地方。下一步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綠色發展、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要進行數據收集,然後一戶一策進行處理,第三是加大資源化利用,現在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前段時間兩家聯合制定了一個標準。王處長還強調,造成環境污染的,不管什麼情況都要嚴肅處理、追究責任。

村民投訴企業非法排污,執法部門明訪合理嗎?




在節目現場,徐先生的蔡先生通過熱線電話反映,銅山區柳泉鎮五珠泉村的環境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源是村子裡的徐州泰發特鋼科技有限公司和配套的焦化廠等三家企業,懷疑這些企業違法超標排放工業廢水廢氣和在廠房內排放高濃度廢水,造成五珠泉村的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村內30米深的古井變成黑水臭水,大家都從外村引水過來吃。銅山區生態環境局到企業調查過,但都是明訪的,說大氣排放和污水排放是達標的,沒有對井水黑臭問題作出回應。於是就想問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問題?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局局長成傑現場回應,這個問題市級環保部門正在調查和處理,但蔡先生還不是很滿意。對於污染的來源是什麼,必須要回答;在調查過程中涉及到環境違法和其他問題的,要嚴肅的依法依規的進行查處;針對問題要採取一些整治方案,有關蔡先生反映的問題,省生態環境廳會密切關注,然後徹底的落實。



那麼,大家舉報的問題,生態環境部門是否會進行暗訪呢?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局局長成傑說,生態環境部門非常願意接受群眾的監督和參與,為了發現問題,專門制定了一些暗訪方案,針對一些重點的或者平時有異議的情況,有突擊暗訪方案,能夠更加直觀準確真實的發現問題,更加發揮好公眾參與和公眾監督的作用。

根據要求,企業要有污染防治設備,但是常常會有聽眾反映,雖然有污染防治設備,但企業卻不使用,還是存在超標排放的情況,生態環境部門如何監控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的有效使用?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朱增銀表示,一直以來是線上和線下共同監管,除了日常環境執法以外,還對重點企業實施重點監控,不斷加大在線監控的力度,主要有兩大舉措:第一,末端監控轉向全過程監控,在全省推廣應用了用電監控、工況監控、視頻監控等手段;第二,進一步擴大了監管範圍,從今年開始對全省的排污許可重點管控單位全部納入了監控範圍。此外在線下還始終堅持雙隨機一公開的檢查力度。

跨界漂流的「綠毯」如何處理?

南通海安市李堡鎮的村民反映,鎮里有一條與鹽城東台市唐洋鎮相連的丁堡河,最近兩個月,這條河的北段出現大量的浮萍和水葫蘆,看上去就像給河面鋪上了一層「綠毯」,怎麼撈也撈不完,影響河道環境和美觀不說,還增加了保潔難度,大家更擔心這會破壞當地的水質和生態環境。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潘羽忠回應稱,水葫蘆生長對水資源和水生態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水葫蘆的大量繁殖,會讓河流處於缺氧的狀態,河裡面的魚蝦也會大量死亡,原本擁有的水環境也會喪失。當前最重要的是加強水質監測,不光是水的質量,河流水質流向也要監測,這樣才能知道原因。



由於此事涉及到海安和東台兩地,跨境的水質問題,又該如何處理呢?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潘羽忠說,最基本的原則是兩個縣之間,兩家先協商,協商不成的省里來協調。現在全省正在全面推進的水環境地域補償機制,一個大市裡面,縣與縣之間有補償,跨市的縣與縣之間也有,像李堡鎮這種情況,下一步還是要進一步擴大補償範圍,把它納入進去,可能今年年底或者明年開始研究這個事情。

小區周邊企業廢氣排放達標,為何還有怪味?

南京市江寧區大學城博學苑小區的高女士反映,從2018年11月開始,南高齒工廠二十四小時直排工業廢氣,嚴重擾民,旁邊有眾多的小區居民和學校都無法正常開窗,居民多次向江寧區環保部門、12345投訴,環保部門都到現場了,也確定了是高齒廠排放出來的,但總以高齒環評報告為標準,說氣體排放是達標的,可附近居民仍然感覺廢氣排放十分嚴重,無法開窗通風。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程煒稱,雖然企業做了環評,也達標,但是作為環保部門,要加強監測和監控,不是說一時的達標就是永久的達標監測監控不是一天的達標就是全面達標,所以省委、省政府今年出台了三年監測監控規劃,進行全省網絡化監測建設,能夠實時24小時在線監控企業是不是達標。此外,作為環保部門,還是要加強對企業深度治理的要求,即使是這個企業達標,並不代表它的空氣品質是達標的,還要對居民點進行監測,是不是符合居住的標準要求,如果達不到標準要求,企業要進行深度治理,作為環保部門,包括相關的專家和當地居民,一起進行監測監控,來提出相應的要求,對這個企業進行監控。

「漂」在長盪湖上的飯店

長盪湖是江蘇著名的淡水湖,盛產河蟹,90%的面積在常州市金壇區,這些年來,遊客的增多給湖區漁民開闢了一條新的致富路,他們紛紛投資在湖上開起水上餐館。但最近有知情人反映,這些水上飯店或多或少會有污水排入湖中,同時還有一些不文明的遊客在就餐時向湖面亂扔垃圾,嚴重破壞了長盪湖的自然生態環境。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戴明忠:根據現行的環保法律法規,開設飯店是要辦理環評手續,需要填報和備案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以後他就要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管和社會公眾的監督,長盪湖是國家生態紅線區域,目前是不允許新建新開飯店。




對已經開的飯店要加強執法監管,一方面通過現場的執法,發現問題要嚴格的去處罰,絕不允許一滴水、一個垃圾入湖目前有五十多家餐飲企業,對水環境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通過逐步排查,發現如果對水環境質量產生影響的且違法的項目,應該堅決取締,對其他排放達標的餐飲企業也要加強監管。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政風熱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Yd7yW0BMH2_cNUgfq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