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直對韓劇有所關注,會發現近兩年高評分的韓劇都挺「暗黑」的。
去年,9.0之上的三部劇《我的大叔》《LIVE》《火星生活》很喪很現實,今年韓劇則開始走「黑政府」的揭露路線。
比如,9.0分的《囚犯醫生》,目前評分最高,提前鎖定年度劇王。
醫術高超、一心救人的醫生羅利濟被醫院財閥二代陷害,鋃鐺入獄、母親病逝,一切都源於他的正義感,為了復仇,為了維護心中正義,他選擇與狼共舞,利用自身專業醫術,任職監獄醫療科長,扒開財閥——監獄——醫生之間的黑色產業鏈。
再如,8.8分的《輔佐官:改變世界的人們》警校第一名畢業的張泰俊發現做一名底層警察並不能切實解決社會問題,因此他選擇進入議會,從輔佐官開始向更大的權力中心靠近,通過男主的職業經歷揭露韓國選舉上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
如今,再用「車禍癌症治不好」或者「長腿歐巴愛洗澡」形容韓劇好像已不合適,在偶像劇的外包裝下,韓劇穩中求變,不再只有偶像,還有對生活、人性、社會的思考和批判,而觀看這類韓劇的人群也在慢慢增加。
1
從悲情浪漫到現實黑暗
追劇圈一直有個鄙視鏈,英劇受眾看不起美劇受眾,美劇受眾看不起日劇受眾,而他們一起看不起看韓劇的觀眾們......
處於鄙視鏈中低端的韓劇已經打破了大眾的固有認知,它在戀愛偶像劇中加入對人性的思考、對現實的揭露,而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不易被察覺,達到一定量的積累之後,發生質變,這是才頓然醒悟,韓劇已與過去大有不同。
如上文所說,「車禍癌症治不好」是我國人們對韓劇的高度概括,當然這也與第一批風靡全國的韓劇有關,《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對不起我愛你》以及3月在國內討論度高的翻拍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都是那一時期的代表作。
抱錯(收養)孩子、車禍、癌症、失憶、死亡、殉情、偽骨科愛情、三角戀也都是這類韓劇中的主要情節,傳遞著愛情高於一切的思想,難免讓人感覺狗血,不切實際。
2010年左右,「車禍癌症治不好」已經被「長腿歐巴愛洗澡」代替,變成了傻白甜灰姑娘和霸道總裁之間的浪漫愛情,如《花樣男子》《原來是美男啊》《繼承者們》等作品。
時至今日,這類作品依然是韓劇的主流,只是主題、人設等更加貼近現實,開始反應社會中的一些問題,如《沒關係是愛情》講述患有心理疾病的現代人該如何生活和治癒;《匹諾曹》反映了記者們的真實生活,探討了什麼樣的新聞是該報道的,是民眾「應該看的新聞」還是「想看的新聞」,以及揭露了財閥利用媒體美化自身或者掩蓋惡行的行為。
同一時期,一些更寫實的職業劇也在悄然誕生,《未生》很真實的反映了嚴酷的職場生活;《請回答1988》寫出了那個年代鄰里之間的熱情與友愛,每次互動、每個細節都在溫暖人心。近兩年,韓劇開啟現實路線,《我的大叔》《LIVE》探討對生活的無力與無奈,《囚犯醫生》《請輸入搜索詞:WWW》揭露財閥與政府部之間的勾結,同時這些劇中又傳遞一種向上的力量。
愛情一直是韓劇的主線,然而在這類劇中愛情線很少,只起點綴作用,甚至沒有,它們不在局限於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情情愛愛,反應社會現實,展現人性,引發了廣泛討論,引發政府和民眾反思才是它們的最終目的。
2
tvN、JTBC、OCN崛起,Netflix入局
韓劇題材、風格的演變,很大原因取決於電視台之間的競爭。
KBS、MBC、SBS作為韓國三大電視台,早期因政府的扶持使它們一直處於壟斷地位,而製作、播出合二為一的管理方式,使三大電視台各自獨立配置電視劇的製作、播出等事宜,所以三大電視台之間很少進行電視劇的買賣,也致使三大電視台各有特色。
KBS作為韓國的CCTV,是韓國唯一的官方國家電視台,以浪漫悲情劇聞名,代表作有《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等,第一批風靡亞洲的韓劇,基本都是由韓國官方電視台KBS出品。MBC是股份制公營文化放送公司,類似於芒果TV,可雙方在風格上完全不一樣,MBC以長篇劇和歷史劇見長,代表作有《人魚小姐》《大長今》《擁抱太陽的月亮》等。而SBS屬於私企,更看重市場需求,電視劇風格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腦洞奇特,很多劇在中國風靡一時,如男主是外星人的《來自星星的你》,有超自然能力的《聽見你的聲音》《主君的太陽》等。
劇集風格很大程度上受其生產者編劇影響,SBS的電視劇之所以能在國內火熱,洪式姐妹天馬行空的創作風格功不可沒,洪式姐妹的作品很現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現實,如《主君的太陽》中女主可以看見鬼,但靠近男主的時候又不會看見,說明男主給予了女主安全感。
如今,再用「車禍癌症治不好」或者「長腿歐巴愛洗澡」形容韓劇好像已不合適,在偶像劇的外包裝下,韓劇穩中求變,不再只有偶像,還有對生活、人性、社會的思考和批判,而觀看這類韓劇的人群也在慢慢增加。
3
豆瓣評價人數國產不及韓劇一半,
節奏、演技或成關鍵
在限韓令下,國民對韓劇的熱情依舊不減,《囚犯醫生》有3萬餘人的評論,同樣3月上線,黃子韜、吳倩主演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評價人人數不到2萬,相比之下,占有國籍、語言優勢的情況下,國產劇的數據有些許的可憐。
除了內容創新之外,韓劇一直具有的優點也是受歡迎的原因。
因制播一體,自產自銷,韓國電視台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使韓劇大多只有16集的體量,劇情緊湊,基本無注水的問題。在每集60分鐘的時長下,整集總長960分鐘,分攤到國產劇中也才24集的體量,在如今國產劇中找一部只有24集體量的劇,顯然並不容易。
再者,韓劇對演員的要求比較嚴苛,多用成熟演員,很少用偶像idol擔任主演。《輔佐官》男主李政宰93年出道,作品獲獎無數,被稱為韓國國寶級藝人;《囚犯醫生》主演南宮珉不如宋仲基、李鍾碩等人在國內擁有高人氣,甚至不常看韓劇的人都不認識他,男二金炳哲於國內觀眾而言更「臉盲」,媒體形容他時只能用《鬼怪》中的反派「紫薯怪」,但這些並不耽誤觀眾看他們互飈演技。
即使是高人氣如李鍾碩,也是從《檢察官公主》《秘密花園》配角中「熬」過來,令他人氣暴漲的《學校2013》也是三番的位置,有演技、有人氣之後才有機會擔任主角。反觀眾多國產劇,主演的選擇上只在人氣,無關演技。
其實國產口碑劇《破冰行動》《長安十二時辰》也印證了成熟演員的重要性,觀眾對兩者的吐槽集中在年輕主演的演技和台詞問題上,而演技成熟的演員們詮釋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如《破冰行動》中大毒梟林耀東、狼人殺資深玩家蔡永強、三叔林宗輝,《長安十二時辰》中狼首曹破延、暗樁韓小乙、統帥崔器等等,令人意外的是,兩者在配角上有一定的重合。
另一個方面,韓劇對美感、細節的重視。或許有人會吐槽韓劇的爛尾,但很少有人對韓劇的畫面美感提出質疑。早期《藍色生死戀》等劇的播出,曾為韓國的旅遊業立下汗馬功勞,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韓劇在構圖、取景等方面都無可挑剔。
而韓劇在細節方面的努力,也讓人對劇情充滿信服感,韓版《花樣男子》曾斥巨資還原劇中場景,《奶酪陷阱》中女主租住的小房間,符合身份且充滿生活氣息。
節奏快、演技好、畫面美的「內因」加上競爭求變的「外因」導致韓劇在題材類型上不斷創新,更接近現實的立意主題,引發觀眾共鳴,使讓其頗受好評,這或許就是其受歡迎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