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時左右,家住大年堂的韓海華來到秀州路上的大年堂地塊徵收服務中心,再次核對評估報告後,在徵收補償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據了解,韓海華的房子是該地塊中面積最大的。韓海華告訴記者,簽下自己名字的一刻,他很激動也很感激。作為嘉興市政協委員,從小就在大年堂長大的他看到該區域雖然處於中心城區,但是已經與周邊快速發展的環境不太匹配。他曾經寫過多次提案,希望大年堂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大年堂區域的環境髒亂差,衛生設施也比較欠缺,還有很多危房。」韓海華說,看了公告和補償協議之後,他對政府給出的補償條件很滿意。
目前,該地塊的簽約比例將近一半,這離不開老百姓的支持,也離不開街道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動作用。
建設街道的黨員幹部不僅向大年堂地塊的居民講政策、排憂慮,在該地塊有房屋的黨員幹部還主動前來簽約。11月17日,城東社區第六黨支部委員楊偉明來到徵收辦,簡單核對之後,爽快地在徵收協議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11月25日,在城東社區第三黨支部書記李慶剛的帶動下,他的岳父韓志發兄妹6人來到徵收辦,完成了簽約。
自大年堂房屋徵收工作全面啟動以來,建設街道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徵收項目中的「紅色引擎」作用。楊偉明告訴記者:「身為黨員,就要為群眾作表率,絕不能拖後腿。」大年堂地塊房屋徵收啟動以來,楊偉明不但主動帶頭簽約、當好表率,還成為徵收工作人員的得力幫手,主動搭起了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樑,在徵收辦與居民戶之間積極傳達政府政策,讓身邊的被徵收戶都能第一時間了解項目的最新進展,相信政府公平、公正、公開的陽光徵收政策。
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被徵收戶開始理解支持徵收工作。「這是一件利民工程,我作為一個黨員,就應該帶頭表明態度,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心城市品質提升這件大好事。」楊偉明說。
在徵收工作啟動前,建設街道不僅成立了大年堂地塊房屋徵收工作臨時黨支部,還返聘了已經退休的城東社區原黨委書記王國光。據了解,王國光在退休前曾擔任過10年的城東社區黨委書記,對大年堂地塊的居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也熟悉該地塊的情況。在王國光的推動下,不少居民解除了心頭的疑慮,爽快簽約。有這些黨員的一遍遍上門講解政策、耐心溝通、消除顧慮,才有了老百姓的點贊支持,紛紛前來簽約。
大年堂地塊徵收,是居民盼了幾十年的事,也是該街道推進中心城區品質提升中的重要一環。據建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地塊的簽約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自開始簽約以來,已經有不少居民完成了簽約。雖然簽約的先後不會影響補償價格,但是先簽約的居民可以優先選擇定向銷售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Q0SrG4BMH2_cNUgWj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