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寶塔在荊州市沙市區西南之荊江大堤象鼻磯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塔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動工,嘉靖三十年建成。
此塔為樓閣式塔,磚石結構,八角七級,高40餘米,下設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頂施葫蘆形銅鎏金塔剎,內藏毛太妃手抄《金剛經》。
萬壽寶塔塔身深陷大堤堤面以下7.29米。這一奇特景象的形成,主要源於長江河床、水位在漫長歲月中逐漸抬高、荊州大堤隨之不斷加高所致。 因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地下寶塔,是我國寶塔中少有的奇塔。
萬壽寶塔檐下磚雕仿木額,枋、斗拱做工樸實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龕漢白玉雕佛像,造型莊重,神韻生動。內壁也有許多漢白玉雕佛像,還有901塊花磚和文字磚,分別刻有漢文、滿文和藏文,為各地所敬獻。
1998年盛夏,荊江河段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觀音磯頭記載45.22米的超歷史最高水位線,舉世囑目,廣大軍民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響徹寰宇的抗洪凱歌。為了祭奠抗洪鬥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1999年初,荊州市委、市政府在萬壽寶塔西側修建了荊州抗洪紀念碑亭。
這座曾經見證了荊江兩岸水患、寄託古人制服洪水美好願望的萬壽寶塔,如今已成為人們休閒遊覽的名勝景區,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素材/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責任編輯:El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