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蘇聯、日本和義大利等眾多國家參與這場戰爭,這場從歐洲打到亞洲,從大西洋打到太平洋的戰爭被稱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可如此殘酷的戰爭之下,各國的軍隊最擔心的卻並非是戰事問題,而是如何可以不吃軍糧、今天的軍糧是用來喂豬的嗎等等貌似「無厘頭」的問題。
各國的軍糧真的這麼難吃嗎?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一起扒一扒,二戰時期各國軍隊提供的「超級」軍糧,到底都有啥?
美國:即食口糧
美國剛加入二戰時,對軍糧的事情並不是很上心,且普遍認為吃飽就行。於是由華盛頓率領的軍隊吃了整整一周粗面麵糰,士兵們雖然吃得「飽」,但是營養不良,頻發疾病,最後因為營養不良病死的士兵數量竟然是戰死士兵數量的兩倍!
受此影響,美國當即推出了個人即食口糧,簡稱MRE。MRE里放有多種食物罐頭,包括肉類、豆類、米飯、香腸等,不僅為士兵提供了熱量,還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
儘管做了很大的改進,可士兵依然不願意吃,因為每份MRE的熱量高達3000卡路里,就算是運動量巨大的士兵,也會很快的吃成胖子。
蘇聯:黑麵包與茶
二戰時期,正值蘇聯經濟危機,物資十分緊缺,於是蘇聯的軍隊大多將摻著木屑的黑麵包當做軍糧。但通過實戰,蘇聯軍隊發現喜歡喝茶的士兵幾乎很少會被凍傷和生病,於是蘇聯為軍隊提供了大量的茶水作為「軍糧」。
雖然此後有人調侃道:「蘇聯的黑麵包太硬了,要是沒有茶水恐怕都咽不下去。」但1886年,從蘇聯蛻變而成的俄羅斯還是將茶葉列為了軍用食品。
日本:優質罐頭
戰場上為了方便運輸,軍糧的配送大多都是包裝成罐頭的樣式,日本對此尤為在行。日本的軍糧不僅有國家統一提供的紅豆飯罐頭和牛肉罐頭,連民間慰問團提供的臨時軍糧也都是各式各樣的罐頭。不僅如此,日軍日常吃得澤庵,也就是腌蘿蔔也會被打包成罐頭,送往戰場上。
義大利:紅酒
說起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真可謂是戰場上的笑料擔當。當時的義大利有著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武器裝備,但是義大利的士兵卻非常討厭打仗,甚至在戰場上遇到敵人就直接投降。
不僅如此,天性浪漫的義大利人還要帶著紅酒去戰場上,當其它國家的士兵還在糾結軍糧難吃的時候,義大利的士兵已經開了瓶紅酒來配軍糧吃了。
現在,各國的軍糧都已經根據本國國民的飲食習慣進行了調整,而且普通民眾也可以在網購平台上進行購買,如果你對這些軍糧十分感興趣,不妨去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