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立)
國慶假日剛過,讀到常正順先生撰寫的《陶廣正—不忘初心為百姓的好中醫》,對比陶老的行動和修為,著實為自己的「假日虛度」而羞愧,聯繫單位正在熱烈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更為晚輩不及長者風範而汗顏。
常正順先生以樸實又生動的文筆,以連續十一年義診為主線,將陶老的一些看似細微瑣碎的小事串聯起來,讓讀者感覺大醫精誠,領略懸壺濟世。
常正順先生文中介紹,中國中醫科學院陶廣正教授連續十一年,利用國慶長假,來河北唐山曹妃甸為基層百姓義診,治療疑難雜症數百例,被傳為佳話。本人出身「幼承家學,漸染蘭芝「的中醫世家,早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1982年獲碩士學位,多次獲得國家、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作為博士生導師,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碩士、博士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專家。按照常理類似德高望重、名噪京華的「國寶」級專家,專家號一票難求。而陶老卻放下身架,輕車簡從深入基層為普通群眾義診。這是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真正踐行了不忘初心,與同為醫學家的林巧稚所言「懷著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情」相契合。
陶老基層義診,因陋就簡,廢寢忘食。「牢記使命」,不負使命,既施展回春妙手救治病人,又推心置腹「給憂慮中的患者及家屬希望的慰藉」。這也與西方醫者「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普世情懷高度一致。
讀常正順先生飽含濃情撰寫的陶老事跡,如沐春風,若臨秋水,體悟到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投身社會,實現自身價值。醫者仁心,大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