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41製造工藝,射擊精度都不如MP40,為何會受到德軍的喜愛

2019-11-13   皇家橡樹1972

史達林戰役當中德軍使用繳獲的波波沙–41衝鋒鎗(PPSh–41)幾乎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使用和71發大容量彈鼓,火力持續性好的特點是德軍喜愛它的原因。

波波沙41製造工藝,射擊精度都不如MP40,為何會受到德軍的喜愛

其實,衝鋒鎗之間比射擊精度是意義不大的事情,波波沙–41(PPSh–41)號稱:人民的衝鋒鎗,它的另一層含義就是:不論男女老少都能使用,就是因為這槍適合不需要進行射擊訓練,只要會上彈鼓/彈匣和扣動扳機,往敵人所在的地方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

從槍械加工工藝等級來說,德國槍確實比蘇聯槍略好一點,但不論是PPSh–41還是MP40使用的都是手槍子彈,前者使用托卡列夫7.62×25子彈、後者是貝雷塔9×19子彈,兩型槍的精準射擊距離都在100米之內,所以MP40的精確性變得不重要了,比如說:這張動圖裡面兩軍士兵的交戰距離也就是30米內,發現敵人後幾乎不用瞄準,衝鋒鎗扣動扳機就行。

電視劇《我們的父輩》當中兩槍對攻,誰先開火誰就占了上風,特別是PPSh–41使用71發彈鼓供彈,火力持續性要高於MP40,在近距離更有一些優勢。

當然兩型衝鋒鎗在50米以外的距離也是需要精確射擊的,都需要槍托抵肩精確瞄準。

總體來說,蘇德這兩型衝鋒鎗都是近距離交戰槍械,100米之外MP40由於製造工藝好一些槍管的線膛加工精確度要比PPSh–41好,打到目標的可能性會大一些,但在50米內兩槍沒有區別。反而是PPSh–41的火力持續性高在被德軍繳獲之後被大量的裝備到了突擊班排小隊。

在蘇德戰場上有不少德軍排級戰鬥單位全部使用PPSh–41衝鋒鎗的事例,證明了PPSh–41的結構簡單、堅固耐用、故障率低的特點在戰場上得到了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