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阿里香港第二上市

2019-11-29   中國金融信息網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阿里)2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並創造多項紀錄:成為首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是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後首個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發行人,也是2019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市場人士認為,阿里成功「回歸」港股和市場的積極反應顯示了企業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信心,將有助於提升港股的流動性和新經濟比重,鼓勵更多海外發行人到香港上市。與此同時,香港資本市場自身的革新和活力,也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1 第一問:阿里香港第二上市表現如何?

按照每股176港元的定價,阿里最多在港集資1012億港元(約合130億美元),融資額僅次於友邦保險和工商銀行,成為港股歷史上第三大IPO(首次公開募股)。

阿里上市當日開盤報每股187港元,較發售價上漲約6.25%;收盤報每股187.6港元,較發售價上漲6.59%。11月27日,阿里港股股價盤中交易時不斷創新高。

阿里此次「回家」,受到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歡迎,其中,阿里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超額認購約42.44倍。

「每個投資者,無論他是機構投資者代表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是我們的消費者、都是我們的用戶,大家都參與在這樣一個數字生態當中更有共鳴,這也是我們這次上市獲得很大支持的原因。」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說。

張勇認為,阿里上市表現不錯更重要的還是大家看中國新經濟的未來,看好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看好中國的未來,我想這也是通過這次上市,能夠看到中國的潛力、中國的力量,也是大家對於中國的信心。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表示,市場對阿里的招股反應總體反應很好,表現在招股的第一天機構投資者的配售訂單就基本滿額了,如果不是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對阿里的長期增長前景有信心,以阿里這麼大規模的公司而言,通常機構投資者的訂單不會這麼積極。

香港資深金融專家溫天納介紹,阿里此次香港上市的表現理想,作為世界級的超大型新股,在國際市場及本地市場也取得滿意的認購,特別是企業已經在紐約上市,投資者特別再次於中國的國際市場進行認購,反映出市場對企業、香港作為中國國際資本市場及國家經濟具備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阿里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將繼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每一份美國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阿里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完全可轉換。

建銀國際首席策略師趙文利分析,目前阿里美股和港股的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由於本次港股上市為增發而非首發,目前美股仍為阿里交易的主戰場,公司業績,前景等都已被研究較為充分,相信較難出現暴漲暴跌局面。阿里作為新經濟龍頭股,有長期配置價值。

2 第二問:為何選擇此時香港上市?

對於為什麼此時選擇回港上市,張勇說,「我們計劃回到香港,經過很多準備,到今天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正好今天香港處在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希望我們回到香港,能夠給香港帶來正能量。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我們依然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堅定,我們希望在這個中間做貢獻。」

在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念出「芝麻開門」的咒語,開啟了財富的大門。而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也如同是激活港股生機的鑰匙,打開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新天地。

阿里巴巴曾打算在香港上市,但因香港未實行「同股不同權」機制而改為遠赴紐交所上市,共籌集了250億美元,成為2014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PO。

對於錯失阿里,香港資本市場和監管機構痛定思痛,經過艱難和長期的探索,港交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新上市制度落實一周年間,港交所吸引了40家新經濟公司上市,融資額累計約1504億港元,占此期間香港IPO集資金額的53%。香港的資本市場聚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場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

受益於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交所業務創多項新紀錄,香港證券市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高居全球首位,達2880億港元,十年來第六度稱冠全球,證券市場成交額創歷史新高,香港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

「感謝香港,感謝港交所。因為過去幾年香港的創新、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使我們5年前錯過的遺憾在今天得以實現。」張勇說,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也是中國內地和世界連接的窗口和樞紐,如何通過香港進一步做好阿里的全球化,這是阿里的一個既定想法。這次上市是一個非常好的里程碑,也是一個助推器。

3 第三問:對港股有哪些影響?

市場人士認為,阿里此次回歸能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一系列正面作用,首先確定了香港作為中國國際資本市場的定位及優勢,二來在經濟面臨挑戰的環境下,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市場仍能發揮正能量,吸引國際及本地投資者完成這次世界級的融資。更重要的是可以將香港市場的廣度及深度擴大,吸引更多投資者聚焦香港、彙集在香港。

據統計,目前有超過330家科技公司(主要包括信息技術,互動式家庭娛樂, 互動媒體與服務,網絡營銷與直銷零售, 製藥、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五大行業公司)在香港上市,約占全部香港上市公司13.5%, 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楊玉川認為,阿里是世界知名的新經濟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的電商企業,在規模和技術上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阿里回歸香港,能極大地提升香港新經濟板塊在全球的影響,吸引更多的新經濟公司利用香港金融市場融資。

趙文利分析,阿里此次上市,一方面將有利於港股上市公司多元化,提升新經濟行業占比;另一方面,阿里上市有力地鼓舞了市場信心,助力港交所在全球新股集資市場保持領先,也有利於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業界人士表示,阿里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成功,證明了在香港第二上市對新經濟企業、「同股不同權」來說是一條可行、走得通的路徑,或吸引更多的海外企業來港上市。

趙文利認為,阿里港股第二上市很可能將成為海外中概股回歸港股的風向標,加速其他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從而改變以往港股以傳統行業為主的市場結構,進一步提升一級市場融資功能,活躍二級市場交易,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創新發展和結構轉型。

4 第四問:阿里何時會納入港股通?

2019年11月17日,滬港通迎來五周年,數據顯示,隨著兩地投資者對互聯互通機制的了解加深,滬港通與深港通成交穩步增長,跨境持倉總額屢創新高,為兩地市場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年11月17日,連接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場的滬港通機制啟動。2016年12月5日,連接香港和深圳股票市場的深港通機制啟動。滬深港通的開通,讓投資者首次在不改變本地市場交易習慣的原則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參與對方市場,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新時代。

過去五年,港交所與內地交易所夥伴和業界緊密合作,不斷完善互聯互通機制,先後推出了針對機構投資者的特別獨立戶口,取消了總額度限制並提升每日額度,對北向通提供實時貨銀對付結算服務,推出了北向通投資者標識符。今年10月份,在港上市的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也成功納入港股通交易。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文洲說,兩個市場、兩個池子的水比一個池子多,可以進一步增強兩地市場的活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018年,小米集團和美團點評以「不同投票權」架構在港交所上市,並已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納入港股通。

胡文洲認為,對於投資者而言,目前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均是內地科技行業巨頭,在被納入港股通標的後,內地投資者可以投資這些內地資本市場沒有的稀缺優質科技企業,從而獲得更加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切實享受到優質科技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港股通把同股不同權股份納入交易標的,進一步加大互聯互通下可交易的股票品種,相信可進一步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並增強資本市場對新經濟企業的服務。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成為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後首家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發行人,並以「同股不同權」架構在港上市。內地投資者也對何時能投資阿里港股充滿期待。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在港上市的企業納入港股通需要內地監管機構、交易所和指數公司共同決定和努力,阿里是家好公司,中國內地的老百姓有一天一定能坐在家裡投資阿里的港股。

5 第五問:阿里的新計劃和新挑戰?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旗下經營B2B業務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在港上市,2012年6月20日阿里正式從香港退市。

2014年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響阿里巴巴上市鐘聲的8位客戶,7位是中國面孔,且都來自電商行業。

2019年11月26日,敲響阿里香港上市銅鑼的是1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生態夥伴,他們來自四大洲八個國家,包括中國、新加坡、荷蘭、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澳大利亞和盧安達,所在領域涵蓋雲計算、金融服務、物流、物聯網、本地生活服務等,折射了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繁榮的方方面面。

對於阿里下一步在A股和倫敦上市的可能性,張勇透露,會一直非常密切關注各種可能的機會,阿里巴巴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會一直積極探索各種可能性,不斷自我驅動和創新。阿里香港上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絕對不是終點,是下一程的起點。

在上市後的一個交流會上,有人問到阿里目前最大的壓力是什麼?張勇說:「阿里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我們不斷面向未來,不斷創新、不斷改變自己,我想我們只有繼續這樣做,不斷自我驅動,去做這樣的改變、做這樣的創新,才能夠創造未來。就像五年前的阿里和今天的阿里,今天的阿里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阿里,我相信五年以後的阿里、十年以後的阿里一定會是更不一樣的阿里。」

經過20年的發展,阿里已經從成立之初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發展成為初具輪廓的橫跨數字商業、數字金融、智慧物流、雲計算大數據等的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基礎設施提供商,並由此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數字經濟生態。經過十年的探索,阿里巴巴創造和發展出了的合伙人制度,並表示會堅持合伙人治理機制。

2019天貓「雙十一」活動全天成交額26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5.7%。紅火銷售折射出中國市場強大的消費動力和內需潛力。

張勇介紹,阿里巴巴的長期戰略目標是,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和幫助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為實現戰略目標,阿里巴巴會繼續堅定推行「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大戰略。(記者李濱彬)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