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洛羊:勤練身、勤動腦、勤用筆,乃養生之道

2019-08-03   紅鯉魚文化




他堅信「中國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這種信念,同時也正賦予了他本人以旺盛之生命力。發揚光大華夏文化、民族精神,任而道遠,它的每一位建設者、保衛者的生命意志也必將長青不凋,隨日月而增添光輝。


邵洛羊一生蹭蹬不斷,但他始終樂觀開朗,積極向上,自強不息,奮鬥不止,耄耋之年,嗓音宏亮,神明不衰。有人曾向他請教養生之道,他自述主要基於有堅強不屈的生命意志,在於勤練身、勤動腦、勤用筆。






邵洛羊:(1917年2月-2016年1月)名珏剛,字青青溪,浙江寧波人,美術理論家。擅長中國畫、美術史。1937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專國畫系,1938年入光華大學攻讀文史。師從黃賓虹、汪聲遠、李味青。建國後在政法部門工作八年。1956年入上海中國畫院,任創作研究室主任、藝委委員、一級美術師、藝術顧問、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辭海》編委暨美術分科主編,《中國美術辭典》、《中國名畫鑑賞辭典》副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主編。寧波建有由喬石同志題寫館名的「邵洛羊藝術館」。


邵洛羊出生在寧波市莊橋鎮東邵村的一個貧苦家庭里,並在此度過了三年的童年時光。

邵洛羊的父親邵寶興是家中長子,只讀過兩年私塾,所以經常告誡洛羊自己小時因家窮,上不起學,要洛羊爭氣讀好書,明理干大事。母親莊妙青也是貧苦出身的農村婦女,她對丈夫是賢妻,對兒輩是良母。洛羊有一胞弟,名玉棠,兄弟年齡相差8歲,惜在六七歲時病逝。


邵洛羊乳名鈺剛,學名濟榮,進新華藝專求學時又字青溪,參加中國共產黨後,撰文署名「洛羊」,新中國成立以後遂以「洛羊」為名。


邵洛羊從小學直到中學畢業,其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尤以國文,圖畫、史地、音樂、體育5門功課特別好。至於圖畫,邵洛羊以其天賦和勤奮,更是出類拔萃。


洛羊童年時家住南市區方浜路花草浜有餘里二號的一幢石庫門樓房,距城隍廟僅一箭之遙,他常常去那裡遊逛,最愛跑豫園的環龍橋堍宛米山房裱畫室。這裡曾是清末民初海派繪畫的大本營,因此,少年邵洛羊對任伯年、吳昌碩、虛谷、蒲華等名家已經相當耳熟。

尤其幸運的是,任職四明銀行、擅長書畫詩詞且住在他家二樓右廂房的汪夢庚先生,見邵洛羊愛好繪畫,又十分聰慧,便著意提攜,經常把他叫上樓去,教他五指執筆法,向他講解中國畫的「筆墨」,並把自己收藏的清代畫家冊頁借給他臨摹,還送了他一部《芥子園畫譜》。

這位汪先生,雖是業餘從事翰墨丹青,但他是邵洛羊起步入門中國畫的第一位引導者。邵洛羊後來得以在中國畫這座大廈中不斷登堂人室,汪夢庚的啟迪功不可沒。


邵洛羊中學畢業後,邵家稱得上出了一位「秀才」。對於當時的大多數商賈家庭來說,經商只要粗通文墨即可,以邵洛羊的學問,已綽綽有餘。因此,父親便要他輟學從商,以繼承發展自己的事業。這使邵洛羊大感為難,書畫藝術對他來說已是全身心的寄託所在,論如何不想捨棄。


1935年夏天,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暑期班招生,邵洛羊背著父親報了名。一個多月學畫,大得校方注視,不僅畫藝在班裡拔尖,能詩能文更為其他同學所不及。

從長遠發展的觀點說,「文為畫之極」、「詩畫本一律」,當時的少年邵洛羊對這個中的道理也許並未領悟,但卻引起了執教老師的刮目相看,認為他是可造之才。

為此,國畫系主任、著名山水畫家汪聲遠找他談話,希望他正式進新華藝專,當得知他的父親要他經商而不主張他繼續上學後,又專程到邵府造訪,勸說邵寶興讓兒子去讀藝專。邵父是一位賈而好儒的開明商人,見汪老師如此厚愛,終於見允。


邵洛羊進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後,由汪聲遠直接傳授山水畫,其他的授課教師還有諸聞韻、黃賓虹、張聿光、謝公展、顧坤伯、朱天梵等。但當時黃賓虹乃特約教授,平時每月只來校上—次課,邵洛羊後來便經常到黃老師家去求教。

在藝專前後三年的學習生涯,主要是臨摹老師及珂羅版的古畫作品以及外出寫生,也就是遵循明代董其昌所說「先師古人,後師造化」的主張。由於邵洛羊天分高,基礎好,又特別用功,所以曾得全校考試總分第二名,並獲獎勵,獎品為該校油畫教授周碧初的油畫《西子湖上》。

邵洛羊除白天在藝專學習畫,晚上還要到國學家李味青先生處學習古文詩詞,風雨無阻。三年間早起晚睡,寒窗苦讀,燈下勤練,為畫學和詩文修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七七」事變,日寇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在戰爭年代,邵洛羊始終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革命工作,不惜放棄個人所心愛的書畫、詩文創作。他也曾在寧波旅滬同鄉會舉辦過一次個人畫展,但那主要並不是出於個人藝術探索的目的,而是為了籌劃革命經費。

此外,他還日以繼夜趕繪了四五十幅作品,給赴美開展留學生工作的黨員作活動經費之用,而純屬個人的藝術創作則中止了。他根據黨組織的指示,負責宣傳工作,寫了不少抗日和反美反內戰的文章,還撰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迎春》和十萬多字的時事評論集《認識美國》(郭沫若題簽)。兩書出版後,十分暢銷。三個月後被國民黨政府列為禁書。


邵洛羊18歲結婚,是祖母給他定的親,妻子桂真一,寧被人,為人爽直,急公好義,194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與邵洛羊五十餘載風雨患難,相濡以沫。她是一位醫務人員,在工作上任勞任怨,一絲不苟,在家庭中賢良克己,勤儉操持,不幸積勞成疾,於1989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70歲。

1991年6月,邵洛羊和離體幹部陳俊華結合,她為人儉樸、正直,對邵洛羊的生活照顧關心周到,同時也很大地幫助了丈夫的工作。若缺少了桂真一、陳俊華前後兩位良伴的支持,排除後顧之憂,難以想像邵洛羊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他有三子一女,都已自立門戶,同樣積極支持父親在書畫事業上的奮進。


2016年1月19日23時44分,邵洛羊因病治療無效駕鶴西去,享年99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