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大家並不陌生,我們都知道是一種家養動物,它主要是為人們提供食材,常常出現在人們飯桌上,吃的人都會說雞湯鮮美、雞肉細嫩,既有營養價值,又能滿足人的味蕾。但是一般人家裡養的都是母雞,每天都可以下蛋,等不能下蛋的時候,家裡就會宰了熬雞湯喝,如果養了一隻雞,一直不殺,那這隻雞究竟能夠活多長時間呢?
我國甲骨文中有''雞''字,說明我國遠在 3000多年前就認識雞,養雞在我國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
現如今的社會,人們養雞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吃肉、吃蛋。而一般母雞活的時間會比公雞長一點,因為它還能下蛋,並且越老營養價值越高,要不然怎麼每次需要大補的時候,人們首選就是老母雞,據說美國的一個家庭,家裡的一隻雞就養了14年,壽命可以說是很長了,可以說是雞中的百歲老人了。
大家都知道野外可是弱肉強食,一不小心就會被其他比它強的動物吞噬。尤其是家養的寵物,生病了還有專門的獸醫,吃住也都不差。可也逃不過自然法規,動物的壽命一般都比人短,尤其是那些小貓小狗,但是沒人養的更是壽命較短,聽了小編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雞得壽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