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命運所有的改變,都有跡可循

2023-08-12     十點讀書

原標題:原來,命運所有的改變,都有跡可循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最近打開手機,總會看到幾個這樣的故事。

比如董宇輝第一次直播的那天,僅有4個人觀看;

2020年11月,丁真被拍下了一張照片,意外成為「新晉頂流」……

生命中充滿了無數平平無奇的時刻,未來有一天卻發現命運就是在那些時刻開始改變。

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往往蘊藏著改變歷史的種子。

人生如此,世界也是如此。

喜歡讀歷史的人或許記不住歷史事件的發生年月、複雜的人名,但一定會記得一些改變歷史的動人時刻。

說到「大歷史中的小時刻」,就不得不提《人類群星閃耀時》

1815年6月,由英國、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組成的反法聯軍,和拿破崙展開了戰役,他們要將這個趕出歐洲。

15日,拿破崙抽調出一部分部隊去跟蹤追擊普魯士軍,以阻止他們與英軍會合。他把追擊的任務交給了格魯希元帥來指揮。

格魯希從戎二十年,參加過從西班牙到俄國、從尼德蘭到義大利的各種戰役,他老實可靠,兢兢業業,沒有特別的戰功,而是緩慢地、一級一級地升到元帥的軍銜。

拿破崙知道,格魯希不是氣吞山河的英雄,也不是運籌帷幄的謀士,他只不過是一個老實可靠、循規蹈矩的人。

史蒂芬·茨威格|萬卷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17日,也就是滑鐵盧戰役的前一天,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他的命令簡單清晰:當拿破崙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繫。

格魯希的部隊在瓢潑大雨中出發了。

濃濃的雨氣中,拿破崙不知道他格魯西追了多遠,他收到的報告只有一句:正在繼續追擊普軍。

滑鐵盧戰役當天11點,拿破崙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法軍師團向高地進攻,一度占領了村莊和陣地,但又被擊退下來,繼而又發起進攻。

下午1點,雙方的軍隊都已疲憊不堪,雙方的統帥都焦慮不安。他們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勝利者。

但是,格魯希並未意識到拿破崙的命運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於6月17日晚間出發,按預計方向去追擊普魯士軍,儘管到現在還沒看到普軍的影子。

他聽到了滑鐵盧戰役開始的聲音,副手急切地表示:「應該立即向開炮的方向前進!」

所有的人都毫不懷疑:皇帝已經向英軍發起攻擊了,一次重大的戰役已經開始。

可是格魯希卻拿不定主意。他習慣於唯命是從,他膽小怕事地死抱著寫在紙上的文書,那是皇帝陛下的命令:追擊撤退的普軍。

軍官們絕望了,副手懇切地請求,至少能讓他率領一部分到戰場上去。

格魯希考慮了一下,他只考慮了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和整個世界的命運。

格魯希搖了搖手。他說,把這樣一支小部隊再分散兵力是不負責任的,他的任務是追擊普軍,而不是其他。

格魯希的部隊繼續往前走,不久,格魯希自己也不安起來,因為普軍始終沒有出現。

在撤退過程中,普軍已經分幾路,轉移到了正在激戰的戰場。

如果這時候格魯希趕緊率領隊伍去增援拿破崙還是來得及的,但他只是懷著愈來愈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著消息,等待著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

可是沒有消息來,只有低沉的隆隆炮聲震顫著大地,炮聲卻愈來愈遠。

普魯士軍隊率先抵達戰場,當拿破崙看到普軍漸漸逼近時,他心神不安地喃喃低語:「格魯希在哪裡?他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茨威格說:「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靈,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

另一個故事來自《南渡北歸》,這本60萬字的巨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平淪陷。

北大、清華、南開等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組成聯合大學。

岳南|湖南文藝出版社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準備出城的前夜,清華大學的同事、物理系教授趙忠堯突然來到梁家,神色緊張地說自己剛從外地潛回北平,有約50毫克放射性鐳還在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柜里。

這是他從劍橋大學學成歸國時,盧瑟福博士出於對中國的好意而特別贈予的。

為了這份全世界都禁運的極其珍貴的高能物理材料,趙忠堯歷盡艱難險阻,終於把它帶回祖國。如今北平淪陷,如果落到日本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梁思成聽罷,立刻開車出城,一路狂奔駛入清華園,二人在散亂不堪的實驗室將盛裝鐳的鉛筒啟出。

第二天,梁思成夫婦攜帶兩個孩子和孩子的外婆,走出了自己的住所,九年後才得以回到北京。

在北平夜幕中與梁思成分手的趙忠堯,把裝著鐳的鉛筒放在一個鹹菜罈子里,夾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向長沙進發。

為躲避日本軍人與偽軍的盤查,他絞盡腦汁,晝伏夜行,一路風餐露宿,幾乎丟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鹹菜罈子與他形影不離,雙手磨出了道道血痕。

當破衣爛履、蓬頭垢面的趙忠堯,在離北平一個多月後,拄著一根木棍,手提鹹菜罈子,晃晃悠悠地來到臨時大學辦事處報到時,工作人員認為是一個乞丐未加理睬。

待這個「乞丐」將罈子慢慢放下,聲稱要找清華校長梅貽琦單獨說話時,梅校長正從內室出來送客。

趙忠堯一聲低沉沙啞的「梅校長」,梅貽琦先是一驚,繼而淚水湧出了眼眶……

作家王欣寫過這樣一個畫面,初中時,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去家附近一座廢棄工廠里的環形安防天橋上讀《三毛全集》。

安防天橋高高架在大院之上,坐在橋緣閱讀,任由雙腿在半空之中晃蕩,仿佛頭頂就是撒哈拉的藍天,半空下的廠房就是阿雍小鎮。

十幾歲的他,瘦弱、矮小、從未出過遠門,不愛運動,也不愛打遊戲,卻在一本一本的書里,知道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有白茫茫的雪國、有張愛玲筆下的上海與香港、有北平的生死橋、有抬頭看見月亮的南太平洋孤島。

多年後,40歲的王欣坐在家中,對著一本剛剛讀完的書,意猶未盡之時,總是想起坐在天橋之上、剛讀完《撒哈拉的故事》、意猶未盡的,14歲的自己。

羅曼·羅蘭說:「命運並不存在於一小時的決定中,而是建築在長時間的努力、考驗和默默無聞的工作基礎上。」

有那麼幾個時刻,你結交了重要的人,看到了觸動心底的文字,在志願表上寫下了一個專業的名字……

這些命運齒輪轉動的時刻,只是改變的信號,日復一日的積累、緩緩移動,才繪就了命運的軌跡。

在你的經歷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畫面或故事,改變了你的生活?留言和十點君分享吧!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

十點讀書開通福利社群啦!

每天分享一個高性價比好書、好物

一手降價消息、上新福利、各種知識小課堂……

現在加入,還有新人5元購物券

長按識別二維碼,快來進群玩兒吧!

(*小助理手動加群,大家加不上可以耐心等候一會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90564a76264e5168b73ff3e3ad57c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