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起初是從商周戰場而來,作為一項停止戰鬥的技術,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不過武術本身在古代人眼裡,並不是一種暴力手段,還往往會有很多規矩,比如說下戰帖約定時間地點、還講究「點到即止」,呈現出一種只切磋分勝負不鬥狠的狀態,於是被有些人鑽了空子,漸漸發展出一股「禮讓」的歪風。
曹晏海是河北人,一開始跟著一個和尚學拳術,1928年才到南京中央國術管學習,當時被武林譽為「郭燕子」的郭長生在裡面教授「苗刀技術」,曹晏海上了一節課後大開眼界,興致沖沖就拜他為師,郭長生也覺得曹晏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有點搞笑的是,郭長生不比曹晏海大幾歲,最終兩人只能以兄弟相稱。說以上這些是想表明,曹晏海不是等閒之輩,在參加那場讓他名震全國的比賽之前,他的功夫就已經出神入化,才二十幾歲的年紀,楔到地里的12個棗木橛,他可以一口氣把它們全踢出來,腿法精妙到據說能正反抽人嘴巴,而因為過分快,於是得了個「草上飛」的稱號,郭長生因此逢人就夸。
這樣的情況下,1929年他自然而然參加了浙江國術遊藝大會,當時參加人數400,可謂群英薈萃,不過郭長生對曹晏海有信心,曹晏海自己也是鬥志滿滿,都認為只要不出什麼意外,那一定是個滿意的好成績沒差了,開賽之前兩人還喂了幾個回合,輕輕鬆鬆,絲毫沒在怕的,現場也確實如此。曹晏海對上了劉高升,劉高升是湖北人,不過代表上海參加的擂台,名氣很大,又是金鐘罩鐵布衫,又是童子功點穴手,據說手底下還有3000弟子,比賽前也是信心滿滿,還帶著自己的幾十個弟子,從上海打西安,還到曹晏海就讀的南京中央國術館門前,特意表演了一出劈碗口粗的竹杆,已經認為自己是此次比賽的冠軍了。
起初曹晏海也有點膽虛,後來郭長生告訴他:「寧願被他打死,可別叫他嚇死!」「劉高升硬是硬,但也僵、笨,你只需快就能破他!」這麼一番安慰下來,曹晏海就不緊張了,昂首挺胸就上了台,一上台就發現劉高升確實很難踹動,但是不夠靈活,曹晏海就在他身邊來回周璇,時不時用腿攻擊他一下。
第二回合就精彩了,曹晏海用「抽退別子」一下將劉高升弄了個四腳朝天,台下觀眾大聲叫好,都興奮得不行,結果劉高升耍賴,說不算,因為他是摔倒,不是打倒,曹晏海不怵他,同意他不算再來,但終究劉高升左一句「再跑算你輸」,又一句「不算不算」,早就被台下的人噓光了臉面,曹晏海當然是贏了一波好感。後來劉高升雖然調整好了,但曹晏海還是略勝一籌,連連閃過曹晏海的招式,將其逼到了擂台邊上,又是以一招所有人都沒怎麼看清的招式,直接將劉高升橫掃了到了兩丈開外,吐了好幾口血,然後曹晏海走過去,居高臨下看著劉高升問:「這次算不算?」劉高升還能說什麼?雖然才第二局,但他也沒有勇氣參加第三局了。
中國武術雖然文縐縐,但那是因為中國屬於禮儀之國,屬於審美上傾向于海納百川這種類型的內斂之國,屬於思想上和行動上能夠極度統一的文化之國,而這些都不是一個人在失敗時拿來綁架對手、要求對方放棄自己榮譽的藉口,這種行為就好像招搖撞騙的馬保國被打得鼻青臉腫之後說「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為汁」一樣,十分可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8dca230bf6a0c630a3af894324e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