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研學故事——定格在研學旅途上的5個感人瞬間

2023-07-04     峨眉山景區

原標題:峨眉山研學故事——定格在研學旅途上的5個感人瞬間

蛙鼓蟬鳴,驕陽似火

一轉眼,盛夏已如期而至

回望剛剛過去的這個春天

回想那些研學旅途中的故事

有的生動精彩,有的平淡溫馨

總能觸動人心底的柔軟

今天特意挑出了5個瞬間

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隨叫隨到的鄒醫生」

「鄒醫生你在哪兒?這兒有個學生.....」

「好的,你等我,馬上到!」

以上是營地導師們與醫務室鄒醫生通電話時最常見的一段對白,掛掉電話後,不出5分鐘准能看見鄒醫生穿著白大褂挎著醫藥箱著急地向我們走來的身影。

雖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職,但像他這樣任勞任怨隨叫隨到的醫生卻也不太多見。在研學活動期間,任何突髮狀況都有可能,需要醫生在醫務室隨時待命,這一呆就是一整天,就連凌晨3點也必須隨叫隨到,不過大家從未擔心過,因為心裡都清楚,鄒醫生肯定都在的,所以這樣的好醫生還真是讓人肅然起敬啊。

「大學教授和他的小學學生」

「同學們,接下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可厲害啦!是一位大學老師,你們期不期待呀?」主持人話音未落,教室里發出一陣驚呼,在沒有人帶動的情況,孩子們自發地以極為熱烈的掌聲迎進了來自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國內頂尖地學專家,田亞銘教授。

課堂上,田教授結合模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非常抽象的地質演化過程描繪得栩栩如生,孩子們則在一旁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而誰又會想得到,他真正的學生其實都是些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呢?

「每天微笑多一點」

她是個內向的女孩,內向得甚至有些自卑。同學們覺得她另類,不太願意搭理她,對她的容忍度極低。集合整隊的時候,因為遲遲沒找到自己的位置導致全班被罰,最終引來一陣陣「聲討」,面對同學的指責,原本她是會傷心哭泣的,然而她卻一笑置之。

(非本人)

因為她突然想起了昨天在《只有峨眉山》劇場裡演員小姐姐偷偷塞給她的一張小紙條,上寫著的「每天微笑多一點,每天快樂就多一點,遇到一件事微笑面對,會變得簡單許多」。雖然心疼她擁有了與年齡不相符的豁達,但或許這就是研學中的成長的一部分吧!微笑下去,問題終將迎刃而解。

「'肖媽'來查寢了!」

過去的三年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很多,他們大多未曾離開過自己的父母在外獨立生活過,而研學旅行恰好給了他們一個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機會。

可是想想能和自己要好的同學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多少都會有些興奮是吧?所以難免在就寢的時候會有一些小小的「狀況」,而這個時候我們總能看到一個穿著黃色衣服的女人出現,她一邊壓制那些躁動不安的「搗蛋鬼」,一邊又細心地為他們蓋好被子,苦口婆心地念叨著,讓孩子們趕快入睡,然後再去查下一間,一間又一間,似乎永不知疲倦,同學們以為她是一位宿管阿姨,於是親切地稱呼她為「肖媽」,而其實她並不是什麼宿管阿姨,她是峨眉山研學營地的主要負責人、研學部經理肖丹暉。

「臨時班牌長!」

從見他第一面開始,他就試圖以各種古靈精怪的言行引起老師的注意,而那雙躁動不安的手似乎永遠都無處安放,或在自己身上無所適從地撓幾下或在旁邊女生的頭髮上扯幾下。領隊老師當然「慧眼識珠」,一下子就在人群中留意到這個男孩,於是很快他便有了自己的「歸屬」——班牌手,即整隊、行進時手舉班牌引導隊列。

也不知道發生了何種化學反應,從「上任」一刻起,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瞬間責任心爆棚,還會主動幫助老師維護紀律。為了獎勵他的進步,老師給了他一枚勳章,誰曾想下午時候不小心掉進了下水道,於是便有了趴在石板上找東西的這個畫面,後來才知道原來小學六年來這孩子從未在班裡任過職,這次的班牌手是他目前學生生涯當過的最大的「官」。

-END-

來源/峨眉山研學營地

推薦閱讀

市區10分鐘剎攏!峨眉山下最理想的避世之地

峨眉山的旅行清單里,我強烈建議你加上這個地方

我在峨眉山,見證了最美佛光

「在看」的瘦十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8af9cd2d90e303e94da3d0e1dd394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