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就在明天!盛大開幕!
突發!四川一地接連地震
痛心!2歲女童不幸離世,死亡鑑定觸目驚心!
最近
來自福建的李老師很苦惱
使用電腦、手機工作
或給學生批改作業時
沒多久便感覺眼睛酸脹
發展到後來
甚至出現眼痛、頭痛、失眠症狀
焦慮的她上醫院一查
竟被告知眼睛老花了
據了解,老花眼並非老年病,它常常發生於40—45歲的中年群體。醫生提醒,老花眼無法預防,當出現老花症狀時,儘早矯正非常重要。
看電腦改作業眼酸眼脹
中年女老師患上老花眼
「太難受了!看個電腦或改個作業,沒多久就兩眼酸脹,再看久一點,頭都痛起來!」近日,李老師終於扛不住,前往眼科門診求診。
李老師今年42歲,在一所小學教語文,教學時需要經常接觸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幾個月前,她發現眼睛有點不舒服,看電腦、手機或批改作業一段時間就會感覺兩眼酸脹。以為是視疲勞,李老師減少了用眼時間。剛開始,症狀有所緩解,但後來她的眼睛越來越難受,越看越模糊,甚至出現眼痛、頭痛、失眠症狀,整個人無法做事,變得焦慮不已。
醫生為李老師檢查後,根據臨床症狀,在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後,確診其為老花眼。
「我才40齣頭,怎麼會得老花眼?」這個結果讓李老師難以接受。
像李老師這樣的患者,在臨床中並不少見。很多來診的中年人覺得老花眼是老年病,殊不知這是一種常見的中年現象。通過檢查和驗配,確認150度老花度數,並佩戴老花鏡。之後,李老師的症狀很快消失。
老花眼多發生於40—45歲
是一種常見的中年現象
「老花(老花眼)即醫學上說的『老視』。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的晶狀體會逐漸變硬增厚、失去原有的彈性,隨之眼球內部睫狀肌調節能力下降,看近處物體時,眼睛無法準確聚焦物體到視網膜上,以致近距離工作和閱讀發生困難。」醫生解釋,老花眼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臨床上表現為視遠如常,視近則模糊不清,可伴有眼脹、乾澀、頭痛等症狀。
很多人認為,人老了才會得老花眼。去年,44歲的演員陳喬恩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自己「老花眼」了,曬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副老花鏡,隨後這一話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實際上,老視並非老年病,絕大多數人在40—45歲左右眼睛會出現老視。老視的程度與年齡的大小、屈光狀態有一定關係。此外,近些年,隨著用眼需求越來越多,用眼過度情況增加,調節力衰退有提早出現的徵兆。」
每個人都會面臨老視問題,尤其是那些經常需要近距離用眼的人群,比如文書工作者、電商、電腦繪圖師、裁縫車工等人群,大家在心態上不必過分焦慮和牴觸。
視覺調節力下降
儘早矯正很重要
老視是全球性問題,影響著全世界超10億人。有數據顯示,在我國40歲以上的人口中,沒有及時矯正老視的患病率達到67.85%,人數約為3.7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7.83%。
臨床上,不少老視患者容易陷入誤區,剛開始出現看近模糊的狀況時,覺得只是視疲勞,不服老、不承認是老視問題,硬撐著不肯戴老花鏡來矯正視力,這樣不僅給生活帶來困擾,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容易加重視疲勞,導致眼酸眼脹,甚至引起頭暈、頭痛等。
醫生建議,通過配戴老花鏡矯正老視。隨著近視人群越來越多,很多近視群體同時面臨著老視問題,過去簡單的成品老花鏡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矯正需求,可以通過漸進多焦點鏡片矯正,來滿足遠、中、近不同距離的用眼需求。患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驗配,在矯正原有的屈光不正問題的基礎上,確認需要附加的老視度數。若老視患者還合併白內障,可植入老視矯正型人工晶體,來解決視力問題。
— 近期熱門視頻推薦 —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新聞
新媒體編輯:張婷婷
文字校對:劉巧
(部分內容或圖片來源於網絡,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點轉發提醒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