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電子合同的出現就是科技進步給我們帶來的一項重要變革。那麼,勞動合同是否可以簽訂電子合同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電子合同的定義。簡單來說,電子合同是當事人之間以電子信息形式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與傳統的紙質合同相比,電子合同具有便捷、高效、環保等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對於勞動合同,它是一種特殊的合同,涉及到勞動者的權益保障以及用人單位的管理責任等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並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字或者蓋章。
那什麼是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經協商一致,以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為載體,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訂立的勞動合同。
也就是說電子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電子形式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勞動關係權利義務關係的電子協議。電子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作用價值與紙質勞動合同是完全相同的。
為了規範電子勞動合同的簽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的通知對電子勞動合同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詳細的指引。
現在許多地方已經開始使用電子合同來規範勞動合同的簽署和管理。這種方式不僅方便了雙方,也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電子合同的安全性和法律效力問題。例如,如何防止電子合同被篡改、偽造?一旦發生糾紛,應如何解決?這些都是我們在採用電子合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哪些形式不屬於電子勞動合同?
1.紙質勞動合同的掃描件或照片並不等同於電子勞動合同。
2.網上備案的勞動合同並不等同於電子勞動合同。
3.通過微信對話確認勞動關係不等同於電子勞動合同的確認。
隨著電子勞動合同推廣的加快推進,其落地應用勢必愈加迫切。對電子勞動合同的及時部署和實踐,也將成為企業人力資源團隊乃至企業自身,趁著政策東風「發光發亮」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