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作為國內Z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台,每有重大決策,都能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一番不小的波浪。
例如就在剛過去的5月11日,B站官方就發布了一則針對「言論」的公告,引起各路網友的激烈討論。
據帳號「嗶哩嗶哩社區小管家」發布的《社區「尊重」專項治理公告》顯示,近期B站官方發現站內存在大量利用他人病痛甚至死亡遭遇取樂的「地獄笑話」現象,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不利於構建文明和諧的網際網路環境。
為了杜絕這一現象,官方決定近期將在社區內展開「尊重」專項治理,禁止用戶對苦難內容進行娛樂化的惡搞,包括個人層面、性別層面、學歷層面和社會層面。
因此在不久後的將來,你將很難在B站上看到「龍捲風接頭科比」的二創視頻,也無法發表於「地獄笑話」相關的言論,甚至連「人類翻車圖鑑」這類與記錄倒霉事件的相關合集都可能會被禁止上傳;
而更為複雜、難以定界的「調撥」性別對立內容,更是可能在B站沒了立足之地。
對此有網友表示贊同,認為如今的B站魚龍混雜,確實充斥著不少與此相關的不良言論,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也確實需要整治整治了;
也有人認為需要整治的不止B站,其他的社交媒體,尤其是一些專注於下沉市場的短視頻平台,更需要對「地獄笑話」、「調撥對立」的相關言論做出整治,希望這次的B站能夠開個好頭,為其他平台的整治提供有用的經驗;
不過也有網友對此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一新規,是在限制用戶的創作自由和言論自由,更何況,在明面上新規看似是B站為營造友好交流環境所作出的努力,實際上是決策層偷換了概念,將用戶用以發泄情緒、具有娛樂性質的「地獄笑話」指認為「取笑苦難」;
另外,有網友認為比起性別對立,B站充斥的大量黃段子、惡俗爛梗、擦邊球內容更需要儘快整治。因此也希望官方能夠儘快表態,對這些創作、言論做出限制。
目前,網友們對B站「最嚴新規」的態度還是呈兩極分化的方向發展支持的人有之,反對的人亦是有之,但無論輿論往哪邊傾斜,都無法改變B站的決策。只是整治的結果究竟如何,還得等時間給出答案。
說起B站的「地獄笑話」,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與NBA球星科比有關的二創,在此次官方發布的公告中,這一系列二創就被當做反例放在顯眼的位置。
在切入對這一反例的介紹之前,先要說說科比與龍捲風的關係。後者是經典國漫《洛洛歷險記》中的一個以直升機為原型而創作的機器人角色。「龍捲風」作為一名正派角色,性格愛抱打不平,如果他看到有人以多欺少或是背後偷襲,他都會出手干涉。
然而無論是他正義的身份,還是這些積極的處事態度都與那些二創內容無關,他之所以會與科比這個本和他八竿子打不著的傳奇球星扯上關係,僅僅是因為科比死於一場直升機空難。
美國時間2020年1月26日上午10時左右,科比和他的二女兒吉安娜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直升機墜機事故中不幸遇難,該消息一經公布,全世界的球迷都陷入悲痛之中,久久不能釋懷。
在事發後一個月的時間裡,國內外的媒體都在跟進相關的報道,時而總結他的籃球生涯,時而更新最新的調查報告。
作為NBA史上的傳奇巨星,科比的生前死後確實能得到全世界的矚目。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悲痛逐漸退散,尤其對於一些非NBA迷來說,這場墜機事故可能只是幾個外國人的離世、一條頻繁播報的新聞,甚至可以是創作的靈感。
就在網友們好不容易走出悲痛的時候,B站的up主開始將「科比」和「龍捲風」結合在一起,創作了一系列的視頻。
儘管「科比+龍捲風」已經被官方點名,但與此相關的二創仍存在於B站的各個分區,且內容大同小異。
技力高的不過是將科比的頭P到原動畫中,從而到達娛樂的效果;製作粗糙的則是收集幾張接頭P圖,並像PPT那樣簡單展示一遍。雖說這些二創可以說是毫無技術可言,但單是後者的播放量就接近6萬,由此可見,這樣的「地獄笑話」確實有一定的市場。
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中,有網友也解釋了這些缺德二創走紅的原因---科比生前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媒體報道得那樣乾淨、偉大,甚至有不少事件觸及了法律和道德底線,只是無奈他的地位過於特殊,這些事件並沒有在當時產生太大的波瀾;
而在他離世後,那些仍記得這些新聞的創作者不滿於球迷將犯罪者歌頌為傳奇的行為,便做出了這樣極端的二次創作品,想以此引起網友們對這些事件的關注,並嘲諷科比品行惡劣。
但在路人網友看來,科比的傳奇事跡確實比這些犯罪事實更要深入人心,因此紛紛罵這些up主的創作為「地獄笑話」,指責他們不通人性,嘲笑苦難。
在梳理完「科比龍捲風」之後,這一系列的「地獄笑話」似乎又不顯得那麼「地獄」?有著同樣性質的「地獄笑話」還有「甘迺迪遇刺」,這位美國第35任總統,在1963年11月22日乘坐敞篷車經過一處廣場時,不幸遭到槍擊,腦門直接被子彈貫穿。
在國際關係惡化的情況下,沒有哪位美國總統能夠得到尊重,更何況甘迺迪還是古巴飛彈危機的主角之一。因此,有不少網友將甘迺迪的照片與各電子螢幕上的攝像孔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幅「腦門有洞」的「地獄繪圖」,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美的不滿、嘲諷。
科比和甘迺迪的特殊事跡,都為這些「地獄笑話」的存在提供了正當條件,這也是這些二創內容能在B站,乃至網際網路活躍的原因。
那麼綜上所述,只要地獄笑話的主體不符合我們的立場、價值觀、其行為違反法律,或是主體行動的本身充滿著趣味性(例:up主「槍彈軌跡」將高空拋物受害者的採訪視頻做成鬼畜),這些人就可以被網友們做成地獄笑話嗎?
我覺得合適不合適,以及喜歡不喜歡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允許它們存在又是另一回事。
雖然「科比龍捲風」、「甘迺迪爆腦門」這些二創,都有著明確的道德和政治傾向,甚至從動機來說也帶有一定程度的「正能量」。但面對他人的錯誤,我們完全可以只針對錯誤點來批判,而非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以至於將對方無辜的親友的情感也一同傷害吧?
否則這種「因為他有錯,所以我可以肆意嘲弄」的行為,不也將自己變成了另一條惡龍嗎?
但是如果因為不道德,所以就不允許出現,或者說借用不允許來強制灌輸是非對錯的手段,這又算不算是對另一個更宏大的事物的傷害呢---言論自由。
而且這種強制的做法,又真能達到有效的預期嗎?反正我是從「新番和諧」這事情上,早就得到否定的答案了。
當然,B站早已不是最初那個僅供小眾文化愛好者交流的小圈子,在它決定將目光轉向大眾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會限制用戶在某些方面的自由,畢竟大環境就是如此...
當代年輕人的創造力超乎想像,想必即便是限制了「地獄笑話」,B站的用戶們也不至於斷了精神食糧。
而鑒於一些地獄笑話主角的身份特殊,該「地獄」的時候還是會「地獄」,笑話不過是表達的形式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式能罵。
規則只能限制表達,而不能扼殺表達,只要需求尚在,永遠都會有不同形式的「地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