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院成功實施一例肝門部膽管修補成型高位膽腸吻合術

2023-08-14     現代保健報

原標題:西安交大二院成功實施一例肝門部膽管修補成型高位膽腸吻合術

移植外科劉昌教授團隊 (配圖)

來自甘肅的王女士今年30歲,2年前因「膽囊結石」在當地醫院行腹腔鏡中轉開腹膽囊切除、膽管修補術。可是,原本以為順利康復的她,4個月之後出現小便變黃以及皮膚與鞏膜黃染。在當地醫院複查發現肝門部膽管狹窄伴高位膽道梗阻,膽紅素已高至300ummol/L。由於膽道梗阻位置較高,手術難度很大,當地醫院採用了相對保守的肝內膽管穿刺引流+狹窄膽管球囊擴張術。然而治療完沒過多久,王女士卻很快又出現黃疸。如此反覆,兩年內王女士先後經歷了4次膽道球囊擴張治療,每次治療後黃疸能夠暫時緩解,膽道梗阻非但沒有解除,反而越發明顯。兩周前,恐怖的噩夢再次襲來,王女士有一次出現全身黃染,食慾全無,伴隨嚴重的皮膚瘙癢讓她全身滿是抓痕,整夜難安。當地醫院依然建議球囊擴張治療,但此時王女士信心全無。為求徹底治療,王女士慕名找到西安交大二附院肝膽胰與肝移植專家劉昌教授。劉昌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已接受多次膽管球囊擴張,但療效欠佳,繼續保守治療的再狹窄風險很高,建議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入院後經過詳細檢查,發現王女士肝門部膽管已接近完全閉塞,梗阻平面已達左右肝管匯合處。此時,王女士已懼怕再次開腹,提出能否嘗試腹腔鏡手術。要在腹腔鏡下完成肝門部炎症狹窄膽管的解剖游離、修整吻合,手術難度極大,對術者的手術技術要求極高。劉昌教授、蔣安教授、曲凱副教授及團隊成員的反覆論證手術方案,並基於以往的腹腔鏡手術經驗,決定接受這一挑戰。7月25日,在劉昌教授帶領下,曲凱副教授、蔣安教授和團隊成員為王女士實施全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成型及高位膽腸吻合術。手術過程中得益於麻醉手術部的默契配合,手術團隊成員密切協作,歷時5個小時,在腹腔鏡下完成肝門部病變膽管切除和左右肝管游離(膽管已明顯增厚狹窄,並與周圍廣泛粘連),將受狹窄影響的左右肝管重新縫合併修整至2cm寬度,最後進行高位肝腸吻合、腸腸吻合以保證膽汁引流。術後患者腹部僅留有幾個小切口,最長者1.2cm,短者僅0.5cm。

在陳江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精心照料下,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術後第1天即可下床活動,第2天可進流食,術後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術後患者無膽漏及感染等併發症,膽紅素水平也逐漸下降。看著逐漸變得「白皙」的皮膚,王女士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本例手術是繼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後,移植外科再次完成的一例高難度的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充分展現了二附院移植外科團隊精湛的手術技藝,以及「以德行醫、視患如親」的優秀品質,印證了二附院「仁心仁術、尚德尚醫、求實奉獻、開拓創新」的立院宗旨。今後,移植外科團隊將繼續全心全意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為醫院增光添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726d6bc25cef9c60fbd77ab38b11a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