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童年陰影,大部分和這2件事有關,別讓你的孩子再經歷了

2022-05-31   好孕

原標題:很多人的童年陰影,大部分和這2件事有關,別讓你的孩子再經歷了

文/好孕姐

前兩天,和朋友約起到植物園遛娃。路上,聽見她家娃在唱《黑貓警長》里的歌。熟悉的旋律瞬間勾起我們這兩個老母親共同的回憶。

朋友說」最近少兒頻道在播這個動畫片,我也陪我家孩子看了幾集,順帶著重溫自己的童年。但當看到母螳螂新婚之夜,將公螳螂吃掉的那一集時,曾經腦海里的恐怖感再度襲來。

儘管動畫片里給出的解釋是為了繁殖後代,但小時候哪裡懂這些,就感覺十分不可思議和害怕。「

這一席話,讓我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列出了幾部堪稱80後、90後童年陰影的動畫片,譬如《鴨子偵探》、《東方神娃》、《中華小子》、《魔方大廈》等。

而之所以被稱為」童年陰影」,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劇集或者人物形象設計,多少會讓人感到害怕。

不過這種害怕感,其實只是暫時的。而以下這2件事帶來的童年陰影,卻是會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曆程。

但令人難過的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甚至還因此影響到自己的性格。

父母將自己心愛的東西送人或者扔掉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父母那代人都太過要面子。

當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臨走時,親戚的小孩想要將自家娃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帶走,我們的父輩們基本上是不會拒絕的。

哪怕對方父母阻攔小孩不能拿,他們依舊會故作大方地塞到人家手裡,嘴裡還要再加一句「反正我家娃不喜歡玩,放在家裡也礙事。「

如果這時候,自己娃剛巧出現,死活想要奪回自己的東西。他們還會上前按住孩子,讓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別人帶走。

倘若發現親戚不好意思,他們還會一個勁兒地安慰道」沒事沒事小孩過幾天就忘了」。

朋友說,小時候,她媽老是不經過她的同意,就把她的衣服、玩具送給小姨的女兒。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爸從往外地回來,特意給她買了個兔子玩偶。她寶貝得不能行,連睡覺都要抱著。

但表妹看見後,嚷著非要拿走。嚇得她抱起玩偶趕緊跑,她媽就在後面追。幾歲的孩子哪裡跑得過大人,最後她媽硬生生地將玩偶從她懷裡拽走。

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表妹將玩偶帶走。她的心裡難過得要命,滿腦子都在想」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媽「。

除了將孩子的東西送人,為了收拾屋子,他們會隨意將孩子的東西扔掉。甚至更為過分的是,有些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很在乎,但卻依舊當著娃的面毀掉。

他們隨意地替孩子做決定,總是忽視孩子的感受。

殊不知,有些東西,在他們眼中也許就是垃圾。但卻是孩子看得很重,付出了很多才得到的。

他們滿嘴是愛地認為沒有關係,之於孩子卻是不被尊重和深深地傷害。

唉,要知道在那樣的一個年齡,年幼弱小的孩子,沒法保護好自己在乎的東西。那種無力感,想想就令人窒息和悲傷。

更為糟糕的是,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尊重,長期被壓抑和忽視。孩子的內心會缺乏安全感,甚至變得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

而這樣的童年陰影,又有多少人要用一生去治癒?

被同學起外號

在學校,總有一些學生以給別人起外號為樂。譬如:班裡有同學患有鼻炎,經常流鼻涕,他們就會叫人家「鼻涕蟲」;

有女孩子長得黑,就起外號「滷水鵝」;哪個孩子長得稍微胖點,整天就稱呼人家「胖子」「肥仔」;再不然就根據同學的名字,起各種諧音梗的外號,什麼「肚臍眼」「瀉立停」「圓周率」,再沒人比他腦洞大。

殊不知,這種看似開玩笑的現象,其實是一種陰性的心理欺凌。就算再內心強大的孩子,也會感到痛苦不堪。

只不過絕大多數孩子,會選擇默默忍受,或者偷偷地寫進自己的日記里。而很少會去向老師和父母求助。

但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他們會變得自卑內向,不自信,甚至存在人際交流障礙。

哪怕以後他們變得很優秀,但學生時代的童年陰影,卻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甚至影響著他們的性格。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因為被起外號而苦惱。請一定要訓練孩子直視對方的眼睛,大聲地反抗「我不喜歡你這樣起外號,請以後不要這樣叫。」

最後想說,雖然現實生活中,誰的人生不是一邊破碎,一邊自我修復。但如果我們已經深受其害,為何不想辦法,讓孩子儘量避免再重蹈覆轍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