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你知道嗎,人這一生中最大的消耗就是精神內耗。
很多人會在心裡有這樣的疑問:我的生活什麼時候才能變好?
可能對大多數人而言變好就是經濟上的寬鬆,而事實上真正的變好是從停止內耗開始的。
每個人的世界在外人看來都是風平浪靜的,然而內心深處的波濤洶湧,此生都沒有幾個人能懂。
環境的糟糕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境的灰暗。
叔本華曾說:「人性有很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其實就是精神內耗的一種。
我們的時光總是會被消耗的,但不應該被毫無意義的事情所消耗。
人只有懂得拒絕自我消耗,才能讓生活奔向美好。
通常情況下,讓我們心情糟糕的事情都不是很大的事情,它們看似不起眼,卻牽動著每一根神經。
精神內耗的人會在外界環境的牽動下,活得像一個提線木偶。
在生活中一個人越在意什麼,越會被什麼所折磨。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庸的,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對自己要求太多,有時候,忽視可解決大部分棘手的問題。
清醒的人明白,這世間的許多事情都與自己無關。
精神內耗說白了就是思慮過度。人生中總有坎坷和挫折,想得越多越痛苦難過,坦然接受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總是惦記錯過了太陽,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年的自己不僅錯過了太陽,還錯過了星星和月亮。
不要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人這一生最可怕的不是錯過,而是錯過之後既不甘心又無能為力。
內耗的人會活在悔恨和糾結當中。心中的計劃很多,真正能夠實現的又沒有幾個。不斷錯過,又不斷難過,慢慢地就失去了自我。
拒絕內耗最好的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並接納自己的不足。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又何必對自己苦苦相逼。
生活需要斷舍離,精神更需要斷舍離。
梳理好自己的生活,拒絕被無效的事物折磨。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糾結,不難過,反正明天會按時到來,人生還能有新的成果。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斷舍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長久地陪著我們,隨著成長,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事都是不必要的存在。
無論你曾經多麼熱愛,只要對方選擇了離開,再多的等待都會變成無效期待。
拒絕內耗,學會斷舍離,可以讓內心變得更加簡單,生活也會隨之輕鬆,幸福感自會油然而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個人背負得越多,越會感到痛苦難過。
當有一天學會了忘記,學會了放下與所有的不快樂和解,生活也就不會那麼累了。
人生在世,最大的智慧就是停止內耗。
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一生當中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只有突破了曾經的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家余華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放過自己,方能活得輕鬆。
做人,不能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世上的人有千百種,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各有不同,沒有誰能夠做到面面俱到。
要知道,最終讓一個人跌倒的不是外界的差評,而是內心的脆弱。
作家阿德勒在《被討厭的勇氣》里寫:「我們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靜下心來研讀自己、關注自己需求,才能活好自製。」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取決於內心的平靜。
人們總是願意活在幻想當中,以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如夢境中那般完美。
而事實上,真正的聰明是接受生活的不確定。自我消耗的人總是對一切都充滿美好的憧憬,不願意面對現實又不得不面對現實,這才被生活打擊的傷痕累累。
智慧的人明白:只要停止內耗,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