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廖行之(3)

2023-10-11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廖行之(3)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廖行之(3)

水調歌頭·壽長兄

[宋]廖行之

天下偉人物,荊楚號名流。幅員千里,英氣磅礴岳南州。雁嶠高參翼軫,石鼓下盤朱府,袞袞應公侯。常記生申旦,明日是中秋。〇挈明月,翳翔鳳,駟飛虯。東南一尉,何事三載漫淹留。談笑洞庭青草,從此閬風閶闔,高處看鰲頭。更種階庭玉,慈母念方稠。

廖行之,《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行之小傳殊為簡略,可增補者尚若干事。

行之,初號坦齋。高宗紹興三十年,易「省齋」,時年二十四歲。衡州衡陽縣人。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迪功郎、岳州巴陵縣尉、巡提私茶鹽礬兼催綱。

宋·田奇《宋故寧鄉主簿廖公行狀》曰:登淳熙甲辰進士第。拜迪功郎、調岳州巴陵尉。公自知書固已喜言天下事,考古驗今,必極根柢。且曉析民情利病,嘗恐不得行其志。及是蒞官,慨然以不負所學自任,孜孜奉公,有非便宜於民而利害深繫於國者,明辨其故,不以下位蓄縮噤默。公儀觀軒豁,氣貌溫粹,與人若無不可,及抗顏議論,至有所守,雖上官不能奪也。紹興經界,湖北未及行,稅籍壞亡,漫不可考。豪右占田,往往以罩數十加一,侵漁單弱,故田訟最多,莫能稽決。其疆理紛錯,至兩邑互爭而無所適從者。公以為弓量之法固不可驟舉,今若因原佃者,仿經界法,丘計畝度而後給焉,豈惟杜昏誣之患,又因以漸補稅籍之闕。至如訟田之家,率推以此。徐俟歲月,可使賦役均而民訟息。乾道間,民有訴田不實而沒入其谷者,縣俾當都與附近二都之人運貯尉司,以備綱馬支遣。其後歲承前數,斂三都以取足。又部使者之循行,守令貳長之迎送,與夫勸耕出郊之舉,次舍宿頓,凡百供張,州縣移文,責巡尉以如法排辦為言。為巡尉者,分勒耆保,裒輯金谷,歲至再三,當道尤被其苦。君力言其弊,皆白罷之。復計綱馬經由,歲費谷多不過七十斛,請截馬芻錢五十緡,專一委官收糴,在漕計未為朘削,而所利甚溥。使者從之,於是民情忻悅,當路寖知公為可用矣。巴陵尉舊無公宇,公割俸市官舍以創始。邑人歡告,爭出力以成其事。先是,公登第之年,防推兄不幸,公既有所授而後聞訃。公之兄弟天性純孝,奉太恭人曲盡人子之道,歡欣憂戚,一視太恭人喜慍,故其出入,必更迭在左右。公聞兄之喪,既痛失手足之助,又慮親老之悲傷,難以遠侍板輿也,悔擇官非近地。會巴陵闕尉既久,省符交下,郡牒亦狎至。公單騎之官,閱四月,子侄始奉太恭人來。抵湘陰,太恭人感疾,公曰:親老多病,是可戀微官時乎?徑乞侍養以歸。士大夫聞其風而高之,至有力薦於朝者。

按,「不以下位蓄縮噤默」,不因官位低而收斂退縮,閉口不敢說話。

「紹興經界」,宋高宗紹興年間,曾實行經界法,清查、核實各路土地的占有狀況。

「湖北」,岳州當時屬於荊湖北路。

「綱馬」,當時朝廷從四川等沿邊地區購買戰馬,每百匹編為一綱,運往江南。運輸途中,馬飼料往往須沿路地方政府負責徵收、供給。

「部使者」,路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長官之統稱。

「守令貳長之迎送」,州縣長官到任之迎接與離任之送行。

「勸耕」,古代地方官員於春日巡行鄉村,督促農民適時耕作。

「次舍宿頓,凡百供張」,指外出官吏人等之住宿、餐飲等後勤事務。

「分勒耆保,裒輯金谷」,責成鄉村裡的長者、保長負責徵收各種供官府額外開銷的錢糧。

「馬芻錢」,馬料錢,供給綱馬草料的專項開支。

「緡」,古代貨幣單位,一緡為一千文。

「防推兄不幸」,謂廖行之的兄長去世。其兄官職為某州防禦推官,故稱「防推兄」。

「太恭人」,謂廖行之的母親。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恭人」為第六等。命婦封號之高下,乃依據相關官員之官階等級而定。單稱「恭人」,是指某官員之妻子;加「太」字,則是稱其母親。

「板輿」,古代用木板製作、用人肩抬的代步工具,即「轎子」一類。多供老人乘坐。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