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俞敏洪:人生,絕不能服輸

2023-07-28   筆記俠

原標題:61歲俞敏洪:人生,絕不能服輸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聶敏

第 7582 篇深度好文:7084 字 | 18 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聶敏

第 7582 篇深度好文:7084 字 | 18 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最近,新東方折騰的動靜不小。

剛宣布完進軍文旅,還開啟了APP直播首秀,結果沒兩天,就被抖音封了小號。

雖然意外帶火了東方甄選獨立APP,但新東方與抖音的正面博弈,可能也由此開始。

一邊極力擺脫平台束縛,一邊重新開啟新業務。

新東方到底在折騰什麼?俞敏洪又想要什麼?新東方又在布局怎樣的一盤大棋?

董宇輝喜歡叫俞敏洪老頭。

對這個親昵又調皮的稱呼,俞敏洪曾一臉傲嬌的抗拒過,「我才61歲,一點也不老。」

但在董宇輝眼中,俞敏洪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老頭,「就像老人與海,那個倔強又充滿英雄主義的老頭,在外界的詫異和懷疑中,一次次迎著命運的風雨抗爭到底,永不言棄。」

比如這次,在所有人以為新東方化險為夷、體面轉身後,這個閒不下來的老頭,選擇了再一次揚帆啟航,奔赴遠方。

從宣布開拓文旅業務,到啟動APP直播,與抖音平台正面博弈......

從教育跨界到直播,再到文旅,如今的新東方,脫胎於教育,立足於文化。或許,俞敏洪停不下來,是因為想要重建一個新的文化帝國。

一、教培之父,體面退場

曾經的俞敏洪,窮過、苦過,輝煌過,也慘烈過。

寒門難出貴子,祖輩都是農民,窮苦出身的俞敏洪卻一躍龍門考入北大,自嘲是全班「最土鱉」的學生,命運的齒輪也就此轉動......

1993年,俞敏洪從北大離職後,創立新東方。

正是趕上了好時候。迎著改革開放、出國熱潮、民辦教育開放、網際網路興起等諸多時代紅利,2006年,新東方成為第一家登上納斯達克的中國教育企業,從此穩坐手把交椅。

連俞敏洪自己都沒想過,能做成一家幾千億市值的教培龍頭企業,影響著中國無數家庭和一代代學子的命運。

當時,老俞被稱為「教培之父」,新東方被稱為教育界的「黃埔軍校」,羅永浩、陳向東、胡敏、周思成......這些曾經的老師們,走出新東方後,同樣各領風騷。

然而,風光背後,也是幾經生死挫折。新東方剛有起色,俞敏洪就遭遇綁架,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巔峰時遇到非典,申請退費的家長從1樓排到4樓,無奈之下,俞敏洪借了2000萬外債才總算擺平......

即使前半生跌宕起伏,好歹還有跡可循。而2021年7月的一份「雙減」文件,卻幾乎是突如其來,給了新東方毀滅性一擊。

那一年,俞敏洪已經快60歲了。花甲之年,本該是退休的年紀,卻在頃刻之間,打造了30年的教育帝國一夜坍塌。

整個教培行業全軍覆沒。僅僅半年,新東方市值跌去90%,縮水2300億港元;公司差不多接近清盤;幾十萬家庭等著退學費;六萬員工等著離職補償.......

這些事情,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可能就垮掉了。在最難的日子裡,俞敏洪每天要先喝上一瓶白酒才能開始工作。

「我可以說不幹了,可以一走了之。但我走後,新東方5萬個兄弟姐妹們,怎麼辦?你過去所構建出來的所謂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精神,所謂永不言敗的勇氣,你向誰交代呢?」無論從良心還是責任心上,俞敏洪都覺得交代不過去。

所以,即使半生心血化為烏有,俞敏洪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甚至極力保留了新東方的擔當和體面。

善後處理上,新東方花了近200億,來退還學員學費和員工遣散費:家長可以無條件退費;所有員工N+1補償,公司還給多交了一個月社保。

而新東方之所以還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源自非典後,俞敏洪下的一條鐵律:如果有一天新東方不做了,帳上的錢也必須保證,能夠退完家長的學費和員工工資。

一語成截,卻讓新東方在最後的一片哀嚎中,守住了擔當和體面。

更讓人淚目的是,在處理完諸事後,俞敏洪選擇將各分校近8萬套、價值5000萬的桌椅,全部捐獻給鄉村地區的孩子們,自己早已遍體鱗傷還不忘割肉反哺,這份堅守、慈悲和心懷天下,與其說他是個商人,不如說俞敏洪骨子裡,更像一個傳統文人。

在他身上,不僅有著對傳統道義的堅守和執著,更有著兼濟天下的慈悲和豁然,而這份骨子裡的文人情懷,也早已融入了新東方的文化基因。

二、轉型直播,頂流救場

體面退場後,決定自救的俞敏洪,率先鎖定了當時一片紅海的直播賽道,並親自從全國選拔了40名老師,迅速組建了一支直播團隊,助農帶貨。

不曾想,本是好意扶持農產品的創新項目,卻被外界看成是慌不擇路的跟風,以為是羅永浩的「真還傳」太奏效,引得各路神仙都要來分一杯羹。

一篇《俞敏洪不應該照搬李佳琦》的文章,更是犀利點評俞敏洪,「不應該從一個掙快錢的行業跳到另一個掙快錢的行業。」

殊不知,文化人骨子裡的文雅和矜持,在直播間,反而成了脫不下的「孔乙己長衫」。

彼時的直播間立,拼的是「九塊九包郵」,喊的是「一二三上連結」,比的演技、玩的是套路。這跟老師們習慣的三尺講台,明顯格格不入。

從講堂走入直播間,就如同從廟堂走入市井,反差極大。就算是俞敏洪直播首秀,三個小時賣力講解天文地理,最多也只有2萬人在線觀看,難免顯得冷清和落寞。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東方甄選直播間無人問津,主播老師也找不到上課時的自信和節奏,銷售業績也是少得可憐。

曾幾何時,新東方引的是時代風向,立的是行業標杆,而如今,在課堂上傳道授業、眾人敬仰的新東方名師,卻淪為無人關注的小主播,不得不融入別人構建的規矩體系中,討生活。

對這份不適應和不甘心,反應最大的就是董宇輝。

誰能想到,這個後來一路帶火東方甄選的「國民女婿」,差點苦悶的一跺腳,從新東方離職走人,要不是那天行政下班早。

董宇輝,23歲成為新東方最年輕的教研主管,轉型主播前,已經教了50多萬學生的高三英語。

或許正是心有不甘,以及滿懷對教育的不舍,始終無法適應帶貨的董宇輝,乾脆把講台搬到直播間。

他左手小白板,右手記號筆,一邊雙語教學一遍直播帶貨,知識點密集輸出,還能信手拈來幾句詩詞歌賦、人生感悟。

這份不甘妥協的倔強,反而造就了一種獨特的賣貨方式,仿佛一縷清風,吹進人的心裡。

他賣書,談到人生像一場馬拉松:

「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長期拼體力。

不要覺得自己落後了,用馬拉松的心態,過自己的一生,你慢了一時一分,別焦慮。

要看你我是否七八十歲,還有扛著鋤頭上山種橙子的那種勇氣。」

他賣大米,談到蘇軾給自己的妻子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後來,我遇到很多個人都不像你,聽到很多個故事都不如你,吃過很多種飯都不如你的手藝。

難以複製的,才是寶貴的。要發現身邊每一個人的獨特,你就知道如何去珍惜他了。

不要對很多事情習以為常,一旦你習以為常,就會失去很多感知幸福的能力。」

他時常,還會蹦出像散文詩一樣的浪漫感:

「我沒有帶你去看過長白山皚皚的白雪;

我沒有帶你去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

我沒有帶你去看過沉甸甸的彎下腰,猶如智者一般的谷穗;

我沒有帶你去見證這一切,但是親愛的,我可以讓你去品嘗這樣的大米。」

那一刻,你會發現,文字無聲,但可以讓人如沐春風;知識無價,但可以讓人熠熠生輝。

而這也讓,這位自嘲長相酷似「兵馬俑」的年輕人,迅速火出了圈。

再加上新東方老師們獨有的風趣幽默,輕鬆活潑的講課風格,很快,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吸引了大批流量湧入,頓頓、YOYO、明明等個性鮮明、多才多藝的主播老師,也迅速吸引了大批粉絲。

僅用一周時間,東方甄選直播間的粉絲數從100萬竄升到1000萬,而在此之前,從0到100萬粉絲,他們足足苦熬了半年。

但最吸好感的是,爆火之後,新東方老師們仍然不驕不躁,踏實做事,哪怕遇到幾次刻意「碰瓷」事件,處理方式上不僅盡顯高情商,也將新東方的價值觀和處事風範體現的淋漓盡致。

2022年7月18日,趣店創始人羅敏現身東方甄選直播間,並狂刷禮物,已離場的董宇輝又多次返場並「勸退」刷禮物行為,並表示打賞收益會捐入基金會做慈善。

沒想到這場鬧劇還沒有結束,7月19日,羅敏就在帳號發布視頻稱發現自己被董老師拉黑。

隨後,董宇輝在直播中解釋:「東方甄選是公司的號,跟我個人無關。導演小哥因為大學剛畢業,有時候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聽完之後覺得挺合理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於民。顯然,這份價值觀,刻在了新東方人的骨血里。

隨著,東方甄選逐漸穩步成抖音帶貨榜第一,新東方在線股價也同步翻了7、8倍。可以說,僅用半年時間,俞敏洪就帶著一批新東方老師,在直播界站穩腳跟,打了一場漂亮、體面的翻身仗。

這也是教培企業轉型最成功的一個案例。但這份意義,遠不止一個企業起死回生這麼簡單。新東方老師們身上那份堅韌和不屈,純粹和熱愛,也讓芸芸大眾在讀書人身上看到了希望。

有人評論說,「他們突然讓我們看到了讀書的意義,讓我們的孩子看到,即使是直播帶貨,有文化的人依然是優秀且令人尊敬的。」

後來,鬆了一口氣的俞敏洪,在個人公眾號寫下:「我們知道前路漫漫,更多的艱難困苦在等著我們,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三、重造一個文化帝國

雖然,新東方從生死線上被拉了回來,危機暫時解除。

但從長遠來看,平台的規則限制,以及流量下滑的趨勢,仍然是東方甄選潛存的重大隱患。

這也是當下,東方甄選與抖音直接博弈的重點。

但沒想到的是,此次抖音關閉東方甄選自營品直播間事件,卻意外促成東方甄選獨立APP的火熱。官方數據顯示,7月27日晚,東方甄選獨立APP全日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這一數字已超過了東方甄選抖音全部帳號的每日平均銷售額。

很明顯,這場博弈,東方甄選先贏一局。

為什麼東方甄選一定要強推自有APP,為私域導流?真的只是為了防患於未然,留一手後路?

當然不是。首先,東方甄選的帶貨主播在「內容與帶貨」的平衡處理上與抖音博弈已久,特別是董宇輝,會經常因為講到跟商品無關的信息被平台警告、扣分。

有一次賣蘋果,董宇輝講了15分鐘的莎士比亞,被平台定義為「不合格」直播間。

作為知識型主播,「含知識量」自然也是忠實粉絲們,持續追隨的主要原因。然而,平台的標準化限制,必然影響一部分來直播間聽課的用戶。

在剛剛過去的5月和6月,東方甄選連續兩個月跌落抖音帶貨榜第一。但如果是在自有APP上,顯然受到的約束力更小,能更自如地發揮自身知識帶貨的優勢。

此外,東方甄選APP還能起到「聚合內容」的作用,從而最大程度地聚攏流量。東方甄選的看世界各地、風土人情、歷史底蘊、經典書籍等內容,都可以在APP上看到,不用再去其他地方翻找。

但這場博弈會持續多久?結果如何?作為看客,很難給出一個定論。

但從新東方頻頻的動作中,可以看出,俞敏洪正在著手下一盤大棋。

最近,俞敏洪在朋友圈發布了一篇《再創業!新東方文旅!》的文章,宣布繼東方甄選後,再度創業,開拓文旅事業,面向中老年人群體提供高品質文旅服務。

自此,新東方未來的三大主營業務線確立:教育、生活和文旅。

如今的新東方,脫胎於教育,立足於文化。或許,俞敏洪想要重建的是一個新的文化帝國。

至於為什麼要做文旅?有以下三個因素:

1.有遊學基礎,旅遊市場也在回暖

曾經新東方主營教育,遊學業務也是旗下重磅產品之一,如今要開拓文旅項目,自然也是駕輕就熟。

這一點也早有試水。從2022年底,東方甄選推出旗下矩陣號「東方甄選看世界」,以直播+文旅的形式走進了山西、雲南等多個省份,不僅推廣了當地農產品,還給地方旅遊市場帶來了新機會。

截至目前,「東方甄選看世界」已有286.8萬粉絲,獲得1745.9萬點贊。

此外,國內旅遊市場開始回暖。今年五一節,各個旅遊景點人流量爆棚,還被網友稱之為「史上最擁擠」的假期。

新東方開拓文旅項目,完全有機會在文旅市場上分一杯羹。

2.老齡化將帶動銀髮經濟盛行

2021年,中國老齡化率已經達到了14.2%,進入老齡化社會。

而新東方針對中老年推出的文旅項目,正好精準覆蓋了我國的第二次嬰兒潮(1962-1975年,每年出生人口超過2000萬)

這也是當年出生人口規模最大的一次,最多的,一年出生人口數接近3000萬。

這意味著,這一批的「中老年人」,在以每年2000萬-3000萬的規模,成為接下來連續多年的退休潮。

相比於老一輩人習慣了省吃儉用,新一代的中老年人,更願意消費和享受生活,這也勢必會帶動高品質文旅項目的盛行。

3.高品質文旅,打出差異化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文旅項目,主要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很少見到主推中老年人群的高品質文旅項目。

再加上,過去老年人習慣了樸實節儉,又缺少子女陪伴出行。

所以,市面上的中老年人旅遊團,多是低價拼團,或者自發組織的「老年閨蜜團」,不僅難以提供高品質服務,還容易成為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欺騙的對象。

擁有專業素養、文化底蘊的導遊,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不少人還經常化身「導購」,在旅客的行程中明目張胆地安排一些消費、購物旅程,來完成銷售業績。

從東方甄選一舉拉高直播界天花板來看,新東方做文旅,很可能又是一次降維打擊,不僅能進一步拉高文旅品質和服務,還有助於規範行業標準,避免旅遊亂象。

基於更長遠的生存考慮,以及宏大的發展願景,也伴隨著直播業務的不確定性,在俞敏洪的棋局裡,文旅這顆棋子或到了必須落下的時刻。

四、穿越周期的五個要素

新東方之所以能跨過生死、枯木逢春,一部分來自於企業內核的堅定和強大,而內核也就是價值觀和凝聚力,它可以在關鍵時候,將眾人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

另一部分,則自於俞敏洪這位掌舵人,具備成熟的系統化思維和商業洞察能力,無論面臨什麼困難,總能從本源出發尋找答案。

而俞敏洪能一路帶領新東方穿越周期,主要是抓住了5個要素:

1.看清趨勢,順勢而為

清代陳澹然說過一句話: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所以,國家要發展經濟,會順應潮流,積極融入全球化趨勢;而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看清國家形勢和政策趨勢。

新東方從創業至今,不論是初期順應了改革開放、留學熱潮,還是民辦教育開放等趨勢,還是後來抓住了直播帶貨紅利,開闢助農帶貨,都是因為懂得看清趨勢,順勢而為。

而雙減之後,俞敏洪也給自己定下了一條鐵律:今後,無論做任何事,都至少以10年、甚至20年為維度去衡量。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新東方會開拓中老年文旅項目?

因為,老齡化帶動的銀髮經濟,未來必然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2.要有底線思維

新東方如果不是堅持底線,一定要在帳上留筆錢保底。

教培行業慣性的預收款模式,可能早就讓公司,被幾十萬學員退費和員工清算拖垮,怎麼可能還井然有序地完成清算和退場?

所以,就連新東方入局直播帶貨,也保留了底線思維。

當時,俞敏洪跟董事會說,「給我5年,每年虧損1個億,看看能不能把東方甄選做出來。」遭到很多人反對,但堅持之下,沒成想半年就成功了。

所以,當你想去嘗試時,也要有底線思維,當意外發生時,不能被風險擊穿。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3.核心產品是什麼?

新東方的核心產品是什麼?教育,直播還是文旅?

其實都不是,新東方的核心產品是文化。

而東方甄選堅持導流到自有APP,不僅僅是為了搭建私域,留個後手,畢竟東方甄選粉絲基數再多,也無法與抖音平台龐大的人流量和日活相比擬。

但在自有APP上,更容易打造抖音無法深度、系統承載的文化產品矩陣,打出品牌稀缺性和獨特性。

因為,越是文化的,越是獨特的,稀缺的。

稀缺,才會被更多人關注,也才有更大的議價權。

4.人對了,事才能成

新東方最核心的資產是什麼?答案,肯定是人才。

不管是創業初期的「新東方三劍客」,還是後來有口皆碑的新東方名師,還是帶火東方甄選的董宇輝,人才一直都是新東方最核心的企業資產。

就好比,下蛋,是鵝的工作;而養鵝,是公司的工作。

對於新東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源源不斷地選拔、培養人才的組織能力,以及孕育人才的基因和土壤。

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

當一切事業,都是人的事業時,人對了,事才能成。

5.熱愛,才會有長期主義

人在做事時,往往會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熱愛,才去做;另一種是不熱愛,但能賺錢,也會去做。

對俞敏洪來說,往往更喜歡從熱愛出發做事情。因為熱愛教育,做了新東方;因為熱愛農業,做了東方甄選;因為熱愛旅遊,做了文旅項目。

全世界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如此。比如埃隆·馬斯克,因為熱愛科技,不斷跨越不可能。

用熱愛驅動使命。只有熱愛,你才會願意在一個領域持續深耕,才會不計一切時間、精力、成本投入,把事兒做到極致。

如果沒有熱愛,面對困難的時候,你會很容易輕言放棄,甚至急功近利。

俞敏洪喜歡把自己定位成「企業家農民」,一是相對樸實和真誠,不願意虧欠別人;二是像農夫一樣,默默耕耘,堅持長期主義,耐心等待糧食豐收。

所以,俞敏洪經常對底下人說最多一句話就是,不著急,慢慢做。

因為,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五、總結

俞敏洪曾跟張朝陽有一場星空下的對話。

被問到,會在墓志銘上寫下什麼?

俞敏洪回答說,「我要寫的話很簡單。一個生活還算湊合,對得起自己的人。」

經歷過人生的波瀾壯闊、大起大落,俞敏洪可能早已看淡了生死、痛苦和名利。

甚至早早分配好了遺囑,給家人留下基本的生活費,其他全部捐給母校北大和基金會。

人生一趟,曾匆匆趕路,曾披星戴月,曾雨露沾襟,但無悔亦無憾。

也許,對於俞敏洪而言,文化價值的宣揚和傳承,才是他最想傳承下去的,也是他最想留給世界的一筆財富。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無愧於心,無問西東。

參考資料:

1.《俞敏洪要的是東方「多」選》,盒飯財經;

2.《東方不敗,俞敏洪》,最人物;

3.《獨家專訪俞敏洪:沒有翻身,從未倒下》,劉潤;

4.《俞敏洪,史上最快殺回來的人》,南風窗。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